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病逝于上海,享年55岁。

因为鲁迅先生去世时不过才55岁,这个年纪绝对可以称的上是中壮年,对于鲁迅去世的原因,一直是众说纷纭的,不过大家认为鲁迅先生逝世与日本人脱不开关系。

1935年,广田弘毅提出臭名昭著的“广田三原则”即:取缔反日、承认伪满、共同防共,加紧侵略中国。

广田弘毅是第三十二任首相,也是二级甲级战犯,他不是被暗杀,而是直接处以绞刑。

1946年,侵华战犯接受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七名甲级战犯被判处了绞刑,广田弘毅就是其中一个,他也是这七人中唯一的文官。

鲁迅虽然曾在日本留学,但在“九一八”“淞沪抗战”之后,鲁迅对侵略者的反对是旗帜鲜明的,其抗日立场是无比坚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6年6月10日,鲁迅在《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也发表了抗日言论,鲁迅高声呼吁:对日本发动抗战。

在生命的最后几个月,鲁迅病重,难以握管,在几篇由他口授的文章中,鲁迅直截了当地说:“中国的唯一的出路,是全国一致对日的民族革命战争。”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表示“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战线”。

当时鲁迅先生的地位、影响力非常高,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几乎整个上海都在为这个文豪哀悼,这样的情形前所未有。

鲁迅,这个名字不仅在民国时期家喻户晓,一直到现在都是人们心目中文豪的象征。

鲁迅葬礼时,灵车经过之处,人们纷纷伫立,或目送或加入队伍,人数越来越多,长达数里,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佩戴着小白花,面容哀戚,数万人汇聚在上海万国公墓。

要说日本人不会对鲁迅这样有如此影响力的人做些什么,肯定是不可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先生的儿子周海婴,在谈及父亲故去的死因时说:

“日本须藤医生,他有时到我们家里看病,都把我父亲的病症当成是胃病、消化不良。用的药就是对消化系统有帮助的药,或者打一些能够促进身体代谢快些的针。但父亲那时候出现肋膜积水,这是一种结核的表现,却一直没有被诊断出来,一直到美国医生诊断出来以后,父亲才去拍X光片,之后抽积水。现在说来,这至少是个延误。”
须藤医生当时还对鲁迅用了激素治疗,周海婴表示,母亲亲口对他说,这是不合理的治疗方法,“因为激素是促进肺结核活动的,肺结核在活动期是不能用这些药,可是须藤用了这个。这个疑问不仅我母亲有,包括叔叔、其他朋友都有这个疑问。”

周建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文章《鲁迅的病疑被须藤先生所耽误》,周建人是鲁迅的弟弟,周建人在文章中披露,须藤五百三曾经是日本军医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建人一直提防着须藤这人,曾经和鲁迅商量以后不要让须藤来给他看病。

10月17日傍晚,周建人来探望鲁迅,当时鲁迅的精神情况还不错,还和弟弟聊起了想要搬家的事情。

但是从半夜开始,鲁迅就感觉到了不舒服,之后一直是须藤负责救治的。

鲁迅先生在逝世前一个月,他写下了七条遗嘱: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四、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对于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他的文字犹如锋利的匕首,直指社会的弊端,唤起人们的觉醒。

他的影响深远而持久,仿佛一道璀璨的星光,在中国人心中永远闪耀着光芒。鲁迅的文字,如同烈火般炙热,燃烧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他敢于直面社会的黑暗,用尖锐的笔触揭示人性的丑恶。

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旧社会的种种不公与残酷,也看到了普通人民的苦难与挣扎。这种深刻的揭示,让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动容,为之愤怒,也为之思考。
鲁迅的思想,如同一股清泉,滋润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他提倡的“文学即人学”的观点,让我们认识到文学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更是反映社会、揭示人性的重要途径。

他强调的“立人”思想,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鲁迅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他的精神,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他的勇敢、坚韧、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我们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他的影响,将永远伴随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为了民族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断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