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鲁迅对原配朱安说:“日本有种小吃很好吃!”话音刚落,朱安急急说道:“是的,是的,我也吃过。”鲁迅皱眉看着朱安,转身扬长而去,从此一生不和朱安说话。
鲁迅早在认识自己的学生许广平并同居之前,就曾有过一个妻子,只是对于自己的发妻,鲁迅并不满意,更不存在爱情。
如果说从古代沿袭下来的包办婚姻“毒害”了很多人,那么鲁迅其实也算是被包办婚姻“毒害”的群众之一。
虽然鲁迅早些年曾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之一,更是接受了很多新思想,但是依旧没能逃脱自己母亲的“魔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对于自己的结发妻子朱安曾说过一句话:“我从未将她当成是我的妻子,而是把她视为我的长姐!”
那么鲁迅为何要这么说呢?他和朱安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事情呢?
中国有句俗话叫话不投机半句多,或许用这句话来形容鲁迅和朱安之间的关系更为贴切。
朱安是当时非常标准的大家闺秀,又出身官宦之家,所以更是将晚清时代的“陋习”拿捏的恰到好处,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词来形容朱安则再合适不过。
受到陋习的“侵害”,朱安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裹小脚,有着三寸金莲,而思想也是女子无才便是德。
而朱安的父母挑选女婿要求更是严苛,所以朱安在20多岁的时候依旧没能出嫁,算是一个“老姑娘”,而鲁迅的母亲则对朱安十分满意,恰逢鲁迅到了该娶亲的年龄,所以鲁母便和朱安的父母定下了二人的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鲁迅并未在家中,而是进修学习,所以在鲁母写信告知鲁迅家中为他安排了一门亲事之后,鲁迅十分不满意,声称自己与朱安没有见过,没有感情,所以便拒绝了。
并告知自己的母亲,自己找妻子一定要满足两个要求:第一就是不能裹小脚;第二则是一定要去学堂念书。
第一个要求朱安是达不到了,但是第二个要求还是可以尝试一下,可朱安知道后却说“女子读书不太好”,所以便不了了之了。
而对于鲁迅的说辞,鲁母很显然也没有放在心上,所以在几次劝说鲁迅归家成亲鲁迅未回之后,鲁母便想了一个“昏招”,鲁母再次给鲁迅送去一封信,声称自己重病时日无多。
鲁迅一看当即大惊失色,慌慌张张地回到家中,却看到了大红灯笼高高挂,当即知道了自己上当受骗,可当时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鲁迅只好按照鲁母的意愿娶了朱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洞房花烛夜,鲁迅看着裹小脚、十分拘谨的朱安说道:“我不会和你同房,此生只将你视为我的姐姐,如果以后你遇到喜欢的人,我也会以弟弟的身份送你风光出嫁。”
只是那朱安却是一根筋,认为自己已经和鲁迅拜堂成亲,便生是鲁家的人,死是鲁家的鬼,对于朱安的想法鲁迅也是无可奈何。
起初,鲁迅还是愿意和朱安说话,只是有一次聊天,朱安说的话却让鲁迅十分气愤。
当时鲁迅和朱安闲聊说到了日本的一道小吃,鲁迅率先开口说道:“日本有种小吃很好吃!”
鲁迅的话音刚落,朱安便一脸欣喜地接过鲁迅的话说道:“是的,是的,我也吃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听到这句话当即皱了皱眉,实际上,那日本的小吃当时还没有流传过来,只有日本才有,鲁迅也是机缘巧合下吃到的,可朱安根本没有去过日本又何曾吃过呢?
所以在朱安说完这句话之后,鲁迅就意识到朱安在撒谎,只是为了附和自己,想到此处,鲁迅再也没有了和朱安说话的欲望,转身扬长而去,自那之后,鲁迅再未和朱安聊过天。
朱安的反应确实让鲁迅十分失望,鲁迅的偶然分享却被朱安将话堵死了,可不就是话不投机半句多吗?再加上后来鲁迅一直忙于新文化运动,很少归家,所以与朱安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
朱安是被包办婚姻荼毒的人之一,鲁迅又何尝不是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