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一名新手咨询师,你也在独自摸索成长之路吗?有迷茫,有困惑,有挫败,但依然想要坚持走下去!

今天我们跟着注册督导师张思怡老师来了解下入门咨询工作的5大雷区,看看前辈踩的坑,我们如何才能有效避免。

本文节选自咨询师之家平台,张思怡老师《入门精神分析的5大雷区》公开课文字稿,文末附公开课(含案例督导解析)领取方式,感兴趣的咨询师可以联系顾问老师领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具体体现在确定工作范式、明晰咨询师和来访者关系、以及共识双方工作约定、辨析越界行为,这些方面的设置不清晰。

什么是确定工作范式呢?

心理咨询流派有100多种,主流的有精神动力、人本主义、认知行为、后现代等。每个流派都会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

比如说精神动力取向的心理咨询师,就有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式,我们要通过诠释潜意识,让他意识化来达到治疗目标。但如果你采用了认知行为流派来达到治疗目标,就是不一样的工作范式和工作方向。

整合取向也是在面对不同的工作场景和不同来访时,用到一些整合的技术,也有整合的工作方式。

如果咨询师不能确定你的工作方式,没有工作的章法,就很容易让咨询陷入泥沼。

另外就是明晰双方的关系。作为咨询师,共情倾听非常重要,是任何一个心理咨询流派的基本功。但很多时候,当我们进入来访者的心理世界,不太能在关系中保持中立,会把自己卷入进去,甚至会发生一些真实的关系。

还有共识工作约定。比如每次咨询时间是45分钟或50分钟,家庭咨询是一小时或者一个半小时。这是咨询工作框架的设置,一旦和来访者说好了,就要遵守。但有的来访者会突破边界,要你延长时间,有时候是潜意识的拖延,来获得你更多时间和关注。作为专业咨询师,要能识别这个问题。

再比如怎么收费、迟到早退的设置等等。同时如果来访突破了边界,要在下一次或者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讨论诠释。

最后是辨析越界行为,咨询中有严格的规定,如遵守职业伦理道德,不能和来访者发生任何性方面的接触,以及怎么收取礼物等。然而很多来访者会要求私下见面,要你去他家,或者是约定一个他觉得是不错的地方进行工作。我们需要辨析这样的越界行为,要理解他的越界行为有怎样的含义。

以上几方面就是在设置不清上常见的雷区,很多咨询师会在这些方面踩雷,导致工作联盟受到影响,同时影响到咨询师对自我的认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要是指咨询师对整个咨询过程缺乏掌控,对当下位置、评估诊断、咨询目标、阶段认识等没有明确的方向。

后面我会通过一次案例督导去更好得呈现这个雷区。

点击图片联系顾问

领取本次案例督导公开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咨询师需要对来访者有深度的理解共情,可是真正做到并不是那么容易。

很多咨询师在现实生活中、在关系中遇到问题时会触发自己的防御机制,比如自己在处理负面情绪时,是理智化的,或者是高度抽象的,或者让自己变得麻木,不去触碰那些不愉快情绪和感受。

当咨询师自己没有处理好个人议题,那通过反移情和来访者工作,一定会影响到对来访者的理解,同时也会很难进行精神动力的理解、倾听和诠释。

另外要排除自恋性干扰

很多咨询师都希望得到来访者良好的反馈,而当来访者很急迫、很焦虑得期待咨询师能够用专业帮助自己,咨询师也的确很希望帮助到来访者时,咨询师往往可能会因为这种焦虑和压力而过度关注自己,会焦虑工作是不是正确,是不是专业,是不是真的有力量帮助到来访者。

这就关系到我们自恋性的发展和对自我的认同,而因此,咨询师本该要把注意力放在来访者身上,却变成了对自己的关注,这就是没有排除自恋性干扰。

还有咨询师的悬浮贯注能力

这是精神动力中,让潜意识浮上意识层面,让来访者能自由联想的一种状态。如果咨询师这种悬浮的专注做的不好,咨询就会特别乱,导致咨询师抓不到来访者所说的关键信息,不能很好的理解到来访者,咨询工作就会受到干扰。

最后是结构与节奏的合一

什么是结构,做咨询并不像普通人理解的,就是聊聊天,疏导下情绪,我们实际上是通过专业的谈话进行工作,有我们的个案概念化。

我们怎么来理解个案的症状,理解到他潜意识的动机想法和愿望,在不断和来访者咨询的过程中去建构个案概念化,同时去调整,能够和来访者共同向着潜意识的动机,想法和内心的冲突这个方向进行工作。

同时我们的工作又是有节奏的,来访者所表达的其实是潜意识的动机想法和他的内心冲突。作为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一定要能通过你的移情以及和来访者的移情和反移情的关系,去感受到理解到来访者表达的一些事件,和事件中人物背后的情绪,情感,以及由情绪,情感背后连接着他的一些潜意识的想法。

这些结构和节奏其实是都是有章法的,每一步就像跳舞一样,是协调统一的。

如果咨询师没有做好,就经常就会卡在那里,不仅影响咨询进程,也会让自己感觉到无力,甚至陷入自我怀疑、自责和沮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种情况是,如果我们没有做好移情和反移情,没有很好的理解来访,就会容易造成误判。

还有种常见情况就是因自身的议题卷入而被投射认同,精神动力取向咨询师很多时候需要接受个人体验,通过个人体验来修通自己,处理好自身未完成议题。只有自己通透了,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到来访者。

第三个是识别和辩证认知来访的阻抗。精神分析会让来访者进行自由联想,就需要和来访的阻抗工作,也就是和来访的防御进行工作,布莱克曼老师有本著作就是《101种心理防御》,这都是精神动力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在临床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受过良好训练的专业咨询师,要能够识别和辩证认知来访者的防御阻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五个雷区是缺乏长程体系化的学习和觉知。

作为专业人士,我们要有足够的经验来接待各种各样的来访,只有经过长程系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把自己的个人议题修通,积累足够的人文素养,建立对精神动力的深刻理解,才能够去做专业的工作。

想要成为精神分析取向的执业咨询师,长程系统培训、督导、个人体验,是必经之路,咨询师入驻各大平台都必须要提供这三部分证明。

以上就是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总结出来的咨询工作中五大雷区,接下来我将借一个个案督导,来详细讲解容易踩的坑以及如何规避雷区,通过案例,相信大家会对这些雷区有更直观深刻的理解。

点击图片联系顾问

领取本次案例督导公开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市面上的精分长程系统课鱼龙混杂,想要参加专业靠谱的培训,推荐你加入壹心理与与灵语心理打磨推出的教学内容成体系、具备国际视野、能本土化应用、不缺实操督导的精神分析师培养项目——

《中加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长程系统培训》

项目自2012年以来连续5期滚动培训。是国内精神分析培训中,体系成熟、教学全面、服务全天候的培训项目,获得了中外心理行业、心理服务平台以及学员的认可和赞誉!

你将跟随布莱克曼、张海音等17位海内外精分领域大咖浸泡4年,通过考核还能获得实习、执业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课程,培养出能够真正接个案、对来访者认真负责、有胜任力的精神分析师。

如果你也想成为专业的精神分析师,也可以点击图片联系顾问咨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图片,免费规划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