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疆日报

足不出村就能收寄快递,是老百姓向往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近日,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石榴云/新疆日报等多家媒体发表了喀什快递进村的报道,让读者真切感受到了当地农村便捷的现代生活。

喀什地区是新疆建制村总数最多的地区,共有建制村2480个,占新疆建制村总数的28.02%,是快递进村工作任务最重的地区。就是这样一根“硬骨头”,如今已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实属难得。而喀什成功实践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让人们看到了,在地域广阔的新疆推进快递进村的“解题之法”。接下来,各地因地制宜用好“喀什经验”,必定能让新疆广袤乡村全面实现“快递自由”。

喀什的每个村庄彼此相距远、快递量不均衡,这导致快递进村运输成本高,这一问题在新疆其他地方同样存在,是推进快递进村必须攻克的难点,因此,“喀什经验”在新疆具有普遍适用性。

近年来,自治区高度重视推进快递进村工作,然而由于新疆农村点多、面广、运距远等原因,很多快递至今仍未打通进村“最后一公里”,不少包裹都堵在了乡镇,因此,网购的群众不得不跑几十公里去乡镇取快递,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牧民的网购热情。

让农村全面实现“快递自由”,作用不可小觑。据统计,我国每天约4亿件快递包裹被揽收,其中1亿多件在农村地区流动。如果广大农村都能实现“快递自由”,农牧民“买买买”的热情必将更足。就以快递进村全覆盖的喀什为例,据报道,最初该地区莎车县496个行政村的乡村包裹日均只有数百件,如今日均已经能有9000件了。不仅如此,快递进村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农产品出村的“最初一公里”,随着这一公里的打通,更多农村会被编织进现代快递物流网络之中,如此,农产品进城的“毛细血管”也将更畅通,对于乡村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据报道,一个快递从浙江义乌发货,义乌距离新疆乌鲁木齐约4000公里,乌鲁木齐距离喀什地区的农村大都上千公里,跨越5000多公里的距离,快递还能包邮,这背后的经验值得借鉴。

喀什的成功,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不断完善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阡陌纵横的“四好农村路”的支撑,也离不开近年来当地创新思路、围绕降低运输成本采取的多项有效措施,比如,采取集拼集运模式,整合运输、分拣、投递等环节的资源,通过提高快件处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对快递量大的村庄形成“村包”,从集运仓直接运输至村里,免去到乌鲁木齐再分拣、打包的环节,以节省时间、降低成本……现在,因为快递能送到村里,村民们都愿意从网上买东西。

结合实际把快递进村的“喀什经验”用好,让更多农民尽早享受现代生活便利,让城乡之间经济循环更加通畅,必将为乡村振兴增活力、添动力。(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