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城市化是个循环的过程,从最初的城市化到郊区城市化,再到逆城市化,最后到再城市化。

而我国自城市化发展以来,已经达到了第二个进程郊区城市化。

近年,随着大批新旧城市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更新,促使城市发展步入了第三个进程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导致了农村回流现象的频发,有逼不得已回流的,也有主动想要回流的,难道已经无法阻止农村回流趋势的发展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

农村回流无法逆转

上世纪90年代起,国家经济发展导致城市内劳动力需求猛地上升,吸引了不少农村的劳动力,他们在权衡利弊下都选择进城打工。

而进入21世纪后,这些进城务工的农民成功在城市里站稳了脚跟,便举家迁移到城里生活,届时又引起了大量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的现象。

往后二十多年里,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繁华热闹,一直激发着农村居民对城市的向往,无论是新一代还是老一辈都在一股脑地往城市里挤。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镇人口为90199万人,与2010年相比,共增加了23642万人,增长率高达35.52%。

而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城市内的居住人口过多,造成大面积的拥挤,资源也无法覆盖到所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2

最初,为了缓解这些城市的压力,国家还大力支持周围郊区以及一些农村地区向城镇化的发展,以比中心城市低的消费水平吸引少数低收入居民的迁移。

前期事情确实像计划预想中的在进行,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还有郊区城市人口的再次爆满。

根据2022年末总结的数据显示,全国城镇人口为92071万人,占据总人口的51.3%,而农村人口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仅仅达到48.7%。

这还仅仅是户籍人口的数据。

城市人口的过度拥挤导致大量农村人口的回流,且呈现出无法逆转的迹象。这些回流的人群中,有迫于无奈在城市中无法生存的打工人。

有接受了高等教育,对农村生活心生向往,想要借国家乡村振兴政策在农村自主创业的年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

这些只是农村回流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从先进发达的城市回到农村发展呢?

被动回流的原因

事实上,在这里回流农村的人群中,有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回到农村生活的人,也有因为向往,心甘情愿回到农村生活的人。

而被动回流的往往是两类人,一类是靠体力,从事着技术能力低的工作的年轻人,一类是因为岁数大了,劳动力和智力大大下降,没有能力支持自身在城市生活。

当下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机械化和智能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人工智能在工厂、企业上的作用越来越大。

凭着能为工厂、企业大幅度降低人工成本这一性质,一些纯人力的工作逐渐被人工智能所替代。

据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了29562万人。比去年增加了311万人,同比增长1.06%,超过了2019年前的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4

这让原先因为城市缺乏大量的劳动力而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口失去了就业岗位,也让大部分学历低的年轻人想要凭一身力气闯天下的梦破碎。

城里没有能够打工赚钱的机会,这些人只能选择回到农村先安置下来,再决定下一步该如何走。

武汉有一名小伙子王某,他来自湖北黄岗一个小村庄,据他所说,他从小就不爱学习,只想到外面闯荡赚钱。

这个想法在初中时期达到了鼎峰,王某听闻亲戚说外地有一家棉纺厂急缺人工,就询问王某是否要跟随他一起去“赚大钱”。

当时的王某初中刚毕业,早已对外面的世界心生向往的他立即答应了亲戚,跟随亲戚到一家棉纺厂做临时工。

刚进来的王某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一千多块钱,刚好够自己日常生活所用,除此之外半点不剩,是名副其实的“月光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5

但一身斗志的王某认为自己只要坚持下来,就一定能够升职加薪,最终实现梦想。然而,好景不长。

没过多久,棉纺厂厂长通过与某个机械厂合作,新进了一批只要输入正确的指令,就能够全年无休,高效快速,还不用给支付工钱的智能机械手。

有了智能机械工作,像王某这些纯靠劳动力的工人在厂里也就无用之地,厂长也不可能养着一群白吃饭的人,便将他们辞退。

出师未捷身先死,一腔热血还未发泄出来的王某也不气馁,继续寻找下一个需要他的地方。

这次王某找到了一家电子手表厂,并成功在厂里混得了个稍微稳定的一席之地,经过厂友的介绍,还成功娶了个妻子。

正当王某以为生活正在向理想中的发展,疫情爆发了。全国各地面临着封锁,出入各个地方也要登记,全国经济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6

电子手表厂也因为销售量的大大降低,面临着破产的危险,大批的工人被裁员,其中也包括王某。

这一打击让王某有些心灰意冷,他已不再像当初那般年轻气旺,当下时代教育的普及,像他这种纯靠劳动的人实在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于是,王某只能被迫选择回到当初的小村庄里,为了养活妻子和孩子,王某只能再次从事着最初的农业生产。

近些年,像王某这样被迫回到农村发展的人数不胜数,但其实以王某的劳动力还是有机会再在城里闯一闯的。

然而,另外一类回流的人却是因为实在是没有办法闯下去了,不得以选择回到村里养老。

这些人一般都是最早几批到城里务工的人,因为国家政策规定工厂、企业不得聘用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工人。

加上他们也因岁数的增长,身体素质也随之下降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7

据今年6月的制造业采购指标显示,大公司采购经理指标为50.3%,而小公司采购经理指标为46.4%。

这表明了近些年,大公司的盈利远远超于小公司的盈利,并显示出小公司的盈利正逐年下降。

这就让类似于工厂、可以为务工的农村人口提供就业岗的一些公司面临着裁员甚至是倒闭的局面,直接断绝了他们在城里生存的后路。

被迫选择回到家乡,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在村里都有自己的住所,且手里有着一定的存款。

或者有一块能够自给自足的小田地能勉强支撑自己的晚年生活。

主动回流的原因

而主动回流的人一般也是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学历,对农村心生向往的年轻人,这些大多数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近五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回乡就业的比例比2018年统计时提高了4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8

而其中本科毕业生在“农、林、牧、渔”行业的就业比例较五年前增长了43%。

广东男孩邹子龙,以当年的高考状元考上了人大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本科毕业那年还就读了北大的经济学,获得了双学位。

不仅如此,还在中国人民大学继续进行了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可谓是名副其实的高学历、高等人才。

然而,就是这样的人才,在硕士毕业后竟然约着三个小伙伴,跑到了一个偏僻的山村种起了地。

这一消息不仅惊呆了被邹子龙拒绝的多家企业,还惊动了辛苦拉扯邹子龙读书的邹家父母。

邹家父母对邹子龙的选择表示强烈的反对,但却拦不住他的行动,为此一大家子还冷战了好几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9

但选择到乡村种地的邹子龙并没有如邹家父母想象中的浪费多年读的书,他在乡村里租借了300亩的山地,创办了一个有机农业园。

利用毕生所学知识,使用有机无公害的肥料,引用了先进的技术,自创了灌溉系统,采用“社区支持农业”模式,形成了一些生产、销售、输运相结合的农商体系。

邹子龙与几个小伙伴通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将绿色指农园做大做强,并带动了附近农村家庭的参与,增强这些家庭的收入,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从邹子龙的事件来看,高等学历的人才进入到农村能够很好地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提高农村人口的家庭生活质量。

这也是我国大力发展乡村振兴计划的目的,而当代像邹子龙这类的年轻人选择跟随国家政策,到乡村促进振兴计划发展的也是农村回流的主力。

还有一类是觉得村里的环境适合养老,认为乡下生活更为自在的已到退休的老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0

2021年我国统计局统计的人口出生率为7.52‰,到了2022年末,下降了0.75个千分点,仅达6.77%,远远低于2018年的10.94‰。

我国人口出生率大幅度下降,促使国家推行政策鼓励年轻人生育,大量的年轻人在生下孩子后又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照看孩子。

便让住在村里的老人来到城里帮忙带孩子,而这里就有一部分老人只是临时给帮忙带一段时间,等到孩子长大了就会选择回农村生活。

这些老人,往往都是习惯了乡村生活,在村里还有邻里乡里互相唠嗑下棋,自然是比人生地不熟的城市来的自在。

因此,他们也是农村回流的主要人群之一。而面对农村回流的现象,我们又该如何去应对呢?

如何应对回流的现象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农村回流已经无法逆转,而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四部曲中的其中一部,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1

并且,这也是我国各方面得到有效发展的一种体现。

要知道,一部分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从侧面说明我国离成为发达国家已经不远了。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顺应这个趋势,并实施相应举措来促进我国的国力发展。

比如制定相关乡村扶持政策,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财政补贴,促进农村农业的平稳进行。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放开我国接触型服务业得到了恢复发展,1-5月份的数据显示,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1%。

表明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等行业正较快增长。

因此,我们还可以结合第三产业,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业,发展农家乐,为一些失去劳动力或没有劳动力的农村家庭提供收入渠道,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12

总的来说,农村回流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只要把握时机和机会,农村回流可以为我国烧得正旺的发展更添一把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