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才是最高的认知呢?

庄子给人的认知分了几个层级:至高的,其次的,再次的。

大家读一读,看看自己处在哪种水平上,是不是连再次的级别都没有达到,是不是需要提高一下认知水平?

2.修道真的要抛弃人的感情吗?

那些吃斋念佛的行为,那些压抑自己情感的戒律,真的有意义吗?

后面的文字我会对上面两个问题进行解答!敬请期待。

庄子的境界实在是太高了,我通读庄子之后发现,庄子的境界在某种意义上要远高于老子,远高于道德经,难怪世人称道家为“庄老”之学,想必是从这部书中得到了非常了不得的东西吧!
所以能读懂他的人也很少,现在市面上能作出准确解读的就更少了。我在这里大言不惭,认为我的解读要远高于现在市面上可以找到的所有书目,我的解读也和所有人都不一样,不信的可以来看看,能读懂的人定然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颠覆以往的认知。
闲话少说,咱们开始。

【原文】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

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译文】

古之神人,他们的“知”能达到极致。

知的极致能到哪里呢?

极致的认知就是:认为“万物”从来没有出生过,这就是极致,就是尽头,就是无以复加。

在其次的认知是:认为有物,但是物之间所谓的“界限”从来没有出生过。

再其次的认知是:认为事物有界限,但是所谓的“是非”从来没有出生过。

庄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析】

古之人,对于庄子来说的古人,那只有周公及其以上的黄帝,伏羲,女娲,帝俊之类的先天神了,只能是上古之人了。他们的认知到达了极致,至,就是尽头,所谓至于至善,就是我前面讲过的三观的尽头,无物无我无私,还不懂的小伙伴去看先秦秘文专栏,论证过程很完整。

后面紧接着就说了,极致的认知,有以为未始有物者,注意这里用的是“未始有”,从来就没有过。如果是“未有”,那就是现在没有,“未始有”就是现在没有,过去也从来都没有。

这个说法初见者会觉得骇人听闻,万物竟然从来没有出现过?那我们看到摸到的是什么呢?

我在太乙金华中讲过,其实世间万物只是投影罢了,还是我们自己投出来的影子,是众生一起共振的梦。

当梦停了或者你进入到其他的梦中之后,这些东西就都没了。

就好像你打超级玛丽时的世界,带不到魂斗罗的世界里去。

游戏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游戏世界,虽然都是在同一个液晶屏幕上投射过,但是相不同,梦境不同,不能把里面的东西当做是真实的,不能当做是存在着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认不得真。

这就是“无生”的境界,也就是最高的境界,所谓的止于至善,就是到这里了。

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悟性能证悟到这最高的境界上,还要有下层的次第。

这最高下面,其次的境界是:认为有物,但是物和物之间没有界限,没有分别。

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封就是界限,这个界限就是分别的区分的划线。

万物本一马,这是咱们前一篇讲过的,其实万物本质上是同根的,无有分别的,分别只是人的偏见产生。能证悟到这个境界也是很不容易了。

有些人很难理解万物本一马,他会认为世界是可以分开的,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他觉得他能很好地区分开。

那我想问,泰山的界限在哪里?

泰山脚下是分界线吗?山脚怎么界定呢?坡度低于一定度数就是平地了?

细细想来,山和地的分界线其实根本就是分不清的。

就好像特修斯之船悖论,如果特修斯的船上的木头被逐渐替换,直到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那这艘船还是原来的那艘船吗?还是说被换下来的木头重新组成的船才是特修斯之船呢?如果说换下来的才是特修斯之船,那从换下多少木头的时候,原来的船才不是特修斯之船?

特修斯之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我们的分别心,只是我们为了方便自己的认知而升起的概念的自我设限罢了,根本就没有这种客观存在,事物本无分别,事物是不断变化着的过程,并不是确定的可分割的石头,分别只是我们命名的分别。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再次的认知就是:认为有分别,但不认为有“是非”出现过。分别心可以起,“好恶心”“是非心”不起,也算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了。

因为人是会忍不住对事物产生主观判断的。

这个有用,那个没用,这个是好的,那个是坏的,这个是对的,那个是错的。

这种判断是人的价值观产生的,并非是事物的本性,事物从来没有那么多是非。

《我的阿勒泰》里讲了庄子的一个故事,大森林中,女主李文秀对着马伊琍说:我虽然笨手笨脚,但我还是一个有用的人。

而马伊琍说:啥叫有用,李文秀啊,生你下来是为了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啊。要是没有人用,他就这么呆在草原上也很好啊!自由自在的嘛是不是!

庄子在逍遥游里就说了要做无尽旷野上无用的大树,和马伊琍这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那些是非,其实都是人生出来的,在旷野上的时候,万物哪里有是非?哪里有所谓的用处呢?没有了人来做评价,难道这些花草树木就不存在了吗?

如果能悟到这个也算是有了一些境界,虽然在庄子眼中只是“再次”的境界,但是对于凡夫也算是一场觉悟了。

【原文】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

【译文】

是非的彰显处,是道所亏损的处。而道之所亏处,就是爱恶之所生成处。

果然有成与亏吗?果然没有成与亏吗?

【解析】

人的爱恶是如何产生的呢?不过是每个人心中的是非之心产生的。

道亏爱成,有了爱恨就失了道,就失去了客观不动的心。

所以很多人都认为,修道就要绝情弃欲,这样才能将亏的道复归于圆满。

但是失去了爱憎,人和无情的木石又有何区别呢?这是不是又落入了小乘的枯禅之中去了?

于是庄子马上又说,果然有亏与成吗?果然没有亏与成吗?

其实亏和成也是一种幻觉罢了,道本就无亏,爱也本就无成,这种亏和成的认识本身,就是一种幻觉。

因为,道是那个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净不垢的东西,爱也是如此啊。

其实根本就无道可修,也无爱可成,放下即可。

当下放下,当下成就,这才是庄子要说的。要是有人能听懂这一句,就能当下顿悟。

就好像达摩传法神光时那段话:将心来,与汝安”。神光愕然地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说:“吾与汝安心竟。”神光当下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