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己,不断改进错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是我们很多人终其一生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两千多年前,老子对此曾有过相关论述。

《道德经》第七十一章原文

  •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本章在《道藏·道德真经》中的标题是“知病章第七十一”,阐述的正是认识以及改进自己的思想,虽然全文只有24个字,但是指导性却很强。

基本释义

  •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虽然知道,却表现得好像不知道一样,这是很高明的做法。虽然不知道,却表现得好像自己知道一样,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只有简单的8个字,含义却很丰富,指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

知识丰富、智慧了得的人常常表现得很谦虚,好像自己并没有多少学问一样,始终保持着求知的热情,对于别人给予的建议也能够听从并且采纳。这样的人往往能够不断提升自己,达到更高的层次和境界。这显然正是作者很赞赏,认为足够高明的做法。

还有一种人,本身没有多少知识,更谈不上智慧,但是却总表现出无所不知的样子,对任何问题都要发表看法,对别人的意见不屑一顾,认为都不及自己高明,无论在哪方面自己都是权威。这种无知却自以为知的做法是错误的,既妨碍自己不断进步,也容易误导他人。

  • 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智慧具足、道德高深的人不会犯那样的错误,是因为他知道那是错误的。正是因为知道那是错误的,所以才不会犯那样的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的“病病”两个字很容易把人弄糊涂,第一个“病”是动词,“以…为病”的意思,第二个“病”是名词,毛病、缺点、错误,所以两个字的大概意思就是:知道什么是缺点,知道怎样做是错误的。

“圣人”一直都是《道德经》所推崇的,是道德达到一定境界、又具备足够智慧的高人。但是,这个世界上能够被称为“圣人”的毕竟不多,最多的还是终其一生都在不断改进错误、追求提升与进步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