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中医啊,要学全喽!

看病最怕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感觉会了,又不是真会,关键这种人胆子还贼大。

植物神经紊乱,要调寒热,这个应该都知道了,说过好多次了。寒热说起来简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个也都知道。

热的办法,无非是“姜桂附”之类,倒简单。

到了热者寒之,估计就要考倒一群人,从麻黄剂,到石膏剂,从温病的滋阴方,再到内伤的散火汤,这都是针对热的方法。

该选哪个,本身就是个问题,这还没涉及到寒热错杂,所以一般的大夫也就到这了。

对这病,也就再无寸进。

植物神经紊乱要好,不光要调寒热,还要调湿燥,没准还跟着有风暑。

先明白这病,从哪来?

有从太阳的皮肤传过来的,这是外感。

还有从阳明的肠胃传过来的。

所以,植物神经紊乱这病,病位在哪?

在半表半里。

说是半表半里,其实就是表里的中间,也就是太阳和阳明的中间。

这中间有什么?

肌肉的筋膜,脏器的膜网,皮肤之下的浅筋膜,然后血管,淋巴管等管道系统,以及围绕它们的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神经组织。包括流动于内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各种信息激素,水谷精微,氧气和二氧化碳。

所以,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脉弦。

脉弦,说明什么?

脉弦,说明血管收缩绷紧。

血管收缩绷紧后,血管的通透性就下降了,所以,血管内外的交互就变弱了。

不仅氧气进入组织液变少,其它的水谷精微进入也变少,所以,血管内的信息激素的传递受限。

所以,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人体的控制就出现了偏差。

因为涉及到信息传递的通畅,所以,这病最怕的就是淤堵。

这个淤堵,最容易发生的也就是血液系统、淋巴系统和三焦膜网,这也就是最容易发生症状的部位。

所以,常见胁下不适感,身体的两侧位置,少阳经的巡行位置,头部的两侧,脖子侧面都是。

说白了,堵在哪部分,哪部分就出问题。

治疗这个病,可以用小柴胡系,倒不是说小柴胡汤本身有什么杀菌作用,而是小柴胡的这个组成,有帮助人体免疫系统的效果。

小柴胡里的生姜大枣炙甘草,就是干这个的。

如果有里虚不足的,就用柴胡桂枝汤,再加桂枝芍药进来。

如果问题发生在阳明系统传到少阳出现柴胡症,该用大黄还是得用,就变成了大柴胡汤。

最后是得屎而解,这是人体恢复正常的一种表现。

治疗植物神经紊乱,也有很多大夫都喜欢用镇静药。

镇静效果的,都有什么药啊?

龙骨、牡蛎、磁石、赭石就是潜镇,效果更厉害的是生铁落和朱砂。

朱砂,就是重金属了啊,现在也不允许用了。

一般能用到的,也就是磁石,生铁落了。平常使用的话,龙骨牡蛎,也就够用了。

镇肝熄风汤里的龟甲,也有这个效果,不过偏于滋阴了,整个方子也偏向于滋阴和潜镇。热不重,只有川楝子和茵陈这一小点清热药。

至于道理,也不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