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陈道峰

时光荏苒,转眼又是毕业季。2024届毕业生们将要离开校园,褪去学生身份,走上工作岗位,独立面对生活。

人生第一份劳动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怎么签?有的毕业生在签订合同时,由于社会经验尚浅、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合法权益被侵犯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此,记者采访了部分法律界人士,对毕业生在租房、签订劳动合同等方面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业生租房支付定金合同约定须谨慎

毕业后,有许多毕业生要去找房子租住,就会涉及到签订《房屋租赁合同》。

“支付定金时要谨慎。如果你支付了定金,后续又不想租住了,对方可能不会把定金退还给你。所以在支付定金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准备租住的房子是不是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交通是否便利、是否存在噪音……考虑清楚之后,再决定是否支付定金,并签订相关的《房屋租赁合同》。”某律所律师提醒。

另外,租房前,要核实对方是否具有出租房屋的权利。房屋租赁,大致会有以下几种租赁的方式:中介只是收取中介费,直接与房东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与中介代理机构直接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与出租方、中介机构签订三方合同,中介只是提供居间服务。法官建议直接与房东签订《房屋租赁合同》。并核实房东的不动产权证书。

许多房屋租赁纠纷往往是因为没有签订合同或者合同约定不清导致的。因此,为了后续少发生纠纷,签订合同时要把相关的事宜约定清楚。

正规《房屋租赁合同》需要明确约定以下几点:租赁房屋的面积、用途;房屋的租金、缴纳方式、缴纳日期;房屋押金的金额、押金退还的条件;物业费、宽带费、燃气费、水电费等费用由谁承担;房屋相关设施设备的自然损耗、维修责任、费用承担等;对于违约责任、合同解除条件的约定。

毕业生就业法律风险提示

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注意以下问题,避免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三方协议是劳动合同吗?

三方协议不等于劳动合同。三方协议主要是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义务,经协商签订的协议。而劳动合同是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中应当具备的条款主要有: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劳动合同除以上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劳动法》对于试用期是有明确规定的: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是其必须举证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除了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个人不需缴费外,其他三个险种,单位和个人按相关比例共同缴费。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如果存在拖欠工资的问题,可以在与其交涉无果后,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要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提前30日书面通知单位,否则就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造成单位损失的,应该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只需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就业过程中的刑事风险提示

所谓刑事法律风险,就是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犯罪的法律风险。有的毕业生为了尽快就业,可能被不法公司欺骗,从事起了自己“未知的犯罪行为”,最终涉及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一定要多多注意。

法官提醒,不要出卖、出借自己的任何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手机号、银行卡、信用卡、微信及支付宝实名认证账号等信息。不要出卖别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别人的手机号、微信号、社保卡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中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步入社会,面对各种诱惑及安全问题,毕业生们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以减少法律纠纷的发生,更加有效地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