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曾国藩心学实战》是一个系列,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全是曾国藩心学在官场、人际交往中的具体运用,是普通人快速成长的操作手册。方法简单,易操作,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曾国藩第二次出山,咸丰皇帝派他去四川督军,却不给他地方实权,这让曾国藩很是失望。有了“客居”江西的教训,曾国藩决定不去四川了,可是,对于咸丰皇帝的命令,他该如何应对呢?

前面我们也提到,曾国藩为了向咸丰皇帝要权,有过多次违抗圣旨的事件,最终导致他的兵权被剥夺。这也让曾国藩明白,违抗领导的命令时,一定不能对着干。

从曾国藩拒绝前往四川督军,违抗咸丰皇帝命令的方式来看,违抗领导的命令,只要这样做,领导会主动服软。那就是让自己“不为所动”,让他人来给自己求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做的好处,能让自己从一个当事人,变成一个局外人,将责任推卸掉。我们来看看曾国藩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采取拖的方式,尽量拖延入川的时间。

要想违抗领导的命令,在不好对着干的情况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拖延时间。

从当时湘军遇到的困难来看,曾国藩进入四川,也并非完全没有作为。四川作为朝廷的赋税重地,为湘军筹集粮饷,比在江西要方便得多。长期以来,湖南作为湘军的后方基地,为湘军的后勤保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湖南老百姓在长期的繁重赋税下,已经苦不堪言了,曾国藩进入四川,至少能减少湖南的财政压力。

当时,包括郭嵩焘等人在内的曾国藩的朋友们,都劝他入川,到四川大干一场。

曾国藩第二次出山,是为了立功,四川作为清朝与太平军作战的大后方,他可不想只是去做一些后勤工作。当然,如果咸丰皇帝能让出任四川总督,治理一方百姓,也是能立功的,可惜的是,咸丰皇帝没有这样的肚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不好直接违抗咸丰皇帝命令的情况下,曾国藩连上数道奏折,向咸丰皇帝汇报他当前的情况。从曾国藩这段时间上的奏折内容来看,都是在故意拖延时间,主要内容有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