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京事变,太平天国损失十分惨重!

领导班子在内讧中灰飞烟灭;大批精锐部队跟着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摇摇欲坠。

当时,曾国藩预计:一年之内,可以平定太平天国。

然而,太平天国不但继续坚持了8年,而且,还一度重创清军,打出了一个中兴之象。

这是怎么回事呢?

实力大损,形势危急

1858年上半年,曾国藩估计:在这年的6、7月间,大清就可以攻克天京!

两年前还被压在南昌城内万念俱灰写遗书的曾国藩,此时何以如此乐观呢?

因为:天京事变,对太平天国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1、神话体系瓦解,人心离散。

天京事变最大的损失,不是人员的损失,而是精神上的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天国的精神体系,是拜上帝教。

其中,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皆是天父之子,皆有宗教身份。

然而,在天京事变中,“天父”的几个儿子相互仇杀,以“打脸”的方式直接摧毁了太平天国的信仰之柱的根基!

“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主,依旧让咸丰”,信仰动摇了。

这个江山,还怎么打呢?

2、精华损失惨重。

天京事变期间,天京城内血流成河。

据统计,事变期间,有大约3万太平军将士死于这场自相残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其中有许多都是太平天国的精华所在。

其后,石达开率部出走,更是“将合朝好文武将士将兵带走”,其出走兵力,有十数万之说,有二十万之说,皆是近乎“釜底抽薪”。

3、指挥能力断崖式下降。

这场事变中,杨秀清、韦昌辉被杀,石达开出走。

如此,太平天国初期的统帅,全部没有了!

而事实损失还不只是这几个大统帅!

我们知道:很长时间内,东王都是实际的军政负责人,东王府也就是事实上的指挥中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场内乱中,东王府的人几乎被杀光,也就是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基本上被杀光了!

我们知道,太平天国参与者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虽然有善战多谋之人,但擅长参谋之类工作者实属稀有,而东王精心收集的这些人物,转瞬间灰飞烟灭,其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4、占领区大片沦陷。

而在天京事变期间,原本有利的局势也迅速逆转、恶化了!

在西线:武昌再次沦陷,死伤万余人;到次年5月,坚守了4年之久的九江也沦陷了,又死万人;至此,天京上游的重镇唯剩下安庆!

在东线:原本被打破的江南、江北大营再次重建,敌人攻取了瓜州、扬州,再次包围天京···

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所占的州县,大部分被迫放弃,太平天国所控制的区域已经十分狭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辈子谨言慎行的曾国藩,此时豪言在当年6、7月可拿下天京,足见太平天国的危局!

红利的到来

太平天国的“老本”,是比较扎实的,而且,这些“老本”的“红利”也是丰厚的。

这些“红利”,成了太平天国重振的物质基础。

1、反清高潮的到来。

天京事变,确实是太平天国光怪陆离的神话体系崩塌了。

但是,人们起来反抗大清,其主要原因本来就不是相信什么天父天兄,而是对大清统治的不满!

大清的统治,不得人心!人们当然要奋起反抗!

太平天国前期的斗争,尤其是北伐,将全国范围的反清斗争推向了高潮。

因此,太平天国高层之间的仇杀,并不能阻止这种高潮的到来。

大江南北,以捻军为代表的起义军此起彼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大清的反动统治,也牵制了大清大量精力,配合了太平天国的坚持斗争!

2、踊跃参加太平军。

太平天国的另一个红利是:在西征期间,在安徽、江西等地实施了不错的政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

天京城内的声色犬马、残忍杀戮,但石达开等人留下的基层政权仍然在有效运转。

因此,当太平天国兵力衰竭后,当招兵人打着“奉命招兵”的大旗到各乡镇去募兵时,人民踊跃参军。

《粤寇纪事诗》等当时的记载中,用了“应募好似流水一般”这样的话语。

石达开出走后,只在安徽,就迅速有十万人来投军,增加了兵员,壮大了势力,补充了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太平天国后期的作战中,太平军虽然素质有所下降,但规模却始终是庞大的!

神话体系崩溃的好处

此外,凡事有利有弊。

太平天国神话体系崩溃,在给太平天国沉重打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好处。

杨秀清时期,太平军比较注重对信仰的坚持。

因此,太平军往往只愿意接受表达信仰拜上帝教者加入军队,并且对没有拜上帝教的其他反清武装采取不合作态度。

最典型的,就是上海小刀会起义期间,杨秀清的合作态度比较消极。

但是,到了后期,太平天国开始“不讲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对于捻军等反清武装,太平天国采取了“听封不听宣”的合作方式,也就是承认其独立性,并与之积极寻求联合作战!

太平天国能在安徽坚持许久,能取得三河镇大捷等重大胜利,就与捻军的大力配合是分不开的!

如此,反清斗争的“格局”反而打开了,斗争的力量反而加强了!

重建起来的指挥中心

杨秀清时期,东王府就是指挥中心,杨秀清牢牢把控着一切。

这一情况,好处自然是明显的,有一个统一的、高效的指挥系统;但同时,坏处也是明显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线将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比如:当初,北伐军抵达天津城外后,机械地执行杨秀清等待后援的指示,在远离后方,实力悬殊的地方转入坚守防御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比如:田家镇作战时。杨秀清对防御部署的安排无孔不入,甚至还从天京“快递”一个木城让前线依样仿造···

天京事变后,太平军的指挥方式发生了改变。

由李秀成、陈玉成等一线将领协商,做出协同作战的计划,报天王批准,然后执行。

显然,这样由一线将领协商产生的作战计划,能够更好的发挥一线将领的主观能动性,更加符合前线的需要,也更加灵活。

所以,虽然洪秀全没有杨秀清的军事才干,但在一段时间内,太平军的指挥效率反而得到了提高!

延续错误路线的大清,给了太平天国喘息之机

相比之下,大清则依然延续着其呆板、错误的军事路线。

大清的军事思路,仍然与此前一样:以“经制兵”构成的江北、江南大营为主,以曾国藩湘军为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清企图让曾国藩、胡林翼等人,率领非八旗、绿营系统的湘军牵制住太平军主力,而由江南、江北大营对天京做长期围困,最终收消灭太平天国的全功。

如此,大清既能利用曾国藩等人的力量,又能抑制汉人地方势力的膨胀,可谓一举两得。

如此,大清出现了两个严重问题。

1、曾国藩等人权力有限,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

由于朝廷对曾国藩等人采取既利用又限制的态度,因此,作战区域的大清官员对湘军的工作配合态度比较消极。

我们从曾国藩等人的日记可见,这段时间,曾国藩等人在和地方官要钱要粮时没有少受气!

因此,湘军虽然已经表现出较强的战斗力,但无论是规模还是装备,一直进步得比较慢,无法形成压倒性力量。

2、两套指挥系统。

在大清的总体思路下,大清的湘军与江南、江北大营,形成了两个指挥中心,各有自己的战略意图和目标,不相为谋,甚至互相冲突。

朝廷中枢则对前线的骄兵悍将无法协调、整合···

因此,就指挥而言,此时的大清依然是分散的。

太平军得以以集中对分散,灵活用兵,先在西线挫败湘军,然后集中转兵东南,打破江南、江北大营,开创出中兴一般的局面!

祸福难测,形势在逆转

当然,我们知道:太平军所谓的中兴,转瞬即逝。

而形势的逆转,正是从太平军的胜利和清军的失败中开始的。

1、指挥系统效率再次逆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平军能够打出几次漂亮仗,改善局面,得益于一段时间内指挥系统的集中对分散。

但是,形势的发展,却是集中者与分散者互换了!

这个转折点,就是大破江南大营!

大破江南大营后,太平军东征江苏、浙江,疆域得到了大拓展,财力得到了大增强。

但是,随着李秀成等人根据地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大家的利益分歧也多了起来!

此前,李秀成等人根据地很小,难以自存,当然要积极寻求合作。

然而,随着根据地的扩大,既得利益的膨胀,诸将都希望在联合作战中优先照顾自己的利益。

如此,太平军的联合作战,分歧越来越多,甚至在达成联合作战的计划后,在执行中也心怀杂念,各怀心思!

太平军的联合作战,由此成了空文!

相反,大清却集中了起来。

原本,大清寄希望于江北、江南大营的经制兵。

然而,江北、江南大营的崩溃,是大清意识到经制兵确实靠不住,要维系大清的统治,就必须要依赖曾国藩等人!

江南大营被破后,曾国藩立刻被实授两江总督;次年,曾国藩又奉命督办苏、皖、浙、赣四省军务,其总督、巡抚以下悉受其他节制。

由此,大清成了指挥更统一、集中、高效的一方;而太平军,则越来越分裂、低效了···

2、人心之变。

同时,随着太平军占领区的扩大,其统治能力不足的问题越发严重。

后期的太平军将领,除李秀成等少数人外,普遍缺乏杨秀清、石达开的政治才能,治理无方。

因此,在太平天国统治区,居然又发生过反对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

一个农民起义政权的地盘,出现一个新的反抗自己的农民起义,这是何等的讽刺!

相反,大清则稍微收敛了起来。

一方面,此起彼伏的起义,需要安抚;另一方面,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关税收入剧增,大清财政压力稍减。

因此,大清开始降低农业赋税,安抚人民的反抗情绪。

这种情况下,太平天国,反而成为失去支持的一方了!

失败,就此注定了!

总的来说,天京事变后,虽然太平天国实力大损,但是,总体形势仍然是相对有利的。

大清依然不得人心的统治,依然抵效、分散的指挥系统,使其“趁胜发展”的能力不足。

而太平军,虽然高层之间的互斗涣散了人心,但在广大的基层,他依然能够得到群众的支持,得到广大将士的拼死保护,他的军队依然有着团结一心的凝聚力,甚至主观能动性还得到了增强!

因此,太平天国,不但没有迅速覆灭,反而打出了一个小高潮。

但是,由于太平天国本身的局限性始终没有改变,没有能够真正符合人民诉求和时代要求的主张,因此,其小高潮,注定仍然是短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