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窦晓峰)渭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素有华夏之根、文化之源、三圣故里、将相之乡的美誉。在这片有着厚重历史底蕴的土地上,走出过许许多多历史名人,经历过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发生过许许多多的历史传说,对当地人文、政治、经济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而最直观的影响就体现在地名上。

地理名称:柿村

地理位置: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高塘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柿村百亩莲池(本文图片由华州区高塘镇人民政府提供)

地名来历:柿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庄,村民大部分姓郭,传闻是唐代著名将领郭子仪46代后裔为躲避战乱,迁居于此所形成的村落。关于村名字的由来有两种截然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是柿村原来叫做“死村”,为什么取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名字,是因为过去战乱频繁,盗匪猖獗,百姓为躲灾避祸取了这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名字以吓退盗匪,后来村民觉得“死村”名字不吉利,折中用了谐音“柿村”。另一种说法是过去这一带有大片柿子林,故叫“柿村”。但不管哪一种说法,如今的柿村,村子内外确实有不少柿子树,绝对名副其实。

柿村位于秦岭涧峪出口,过去是陕西商洛通往关中古道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也是洛南一带与关中物资交易的重要集散地。古时由于洛南与华县之间没有现在的公路,除有通过华阴县一条经金堆城山路入关外,另一条则是商洛越岭北下,沿秦岭涧峪河这条贯通南北山谷的黄金商贸“金道”了!古时商洛山区尚未完全开发,经济落后,主要农副产品如木材、竹货、中草药材、牛羊牲畜、土特山货等,都要拉到经济较为发达的秦岭北麓,名叫“柿村街”的农贸产品交易市场进行物资交易,以换取秦岭山区匮乏的粮、米、油、盐、种子、布匹、针织品、衣帽鞋袜、五金农具等物资。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吸引各地商贾云集,逐渐形成了“T”字形街坊,据老者相传,那时的“柿村街”,人称“市街”;现在的吉家密称“街窑”,涧峪口村称“街口”,都是与“柿村街”有缘。因为这一带柿子园有名,便有了柿村这个冠名。

“柿村街”南北为主街道,设有百货杂店、旅店、各类商行、饭馆、农具店、五金铺;南边为竹、木,牛、羊、马大牲畜交易场地;北街为粮油棉蔬菜、瓜果市场;东西街是布匹、鞋帽、家具,陶瓷用品,各种风味小吃摊点。繁华时,“柿村街”人流如织,摩肩接踵。每逢大集,演大戏的,杂耍的,卖唱取乐的,算卦测风水的,成为柿村街一道风景线。热闹场面不比现在高塘镇街差。在街西小河西岸,有座“老爷(关公)庙”,庙前广场南边有一个雕梁画栋的大戏楼,凡是柿村街有集市,这里经常会有秦腔戏演出,更加助兴了柿村街的风光和知名度!到了民国以后,随着西公路交通的修通、赤高路的拓宽,贸易集市逐渐转移到了今天的高塘镇街道,柿村街的风光一去不返。

同时柿村也是红色村庄。1928年,震惊西北的渭南起义爆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柿村村民接受革命思想的洗礼,人们争相加入农会,年轻人报名参加赤卫队、革命军参战,妇女积极纳鞋、织布拥军。不少人血染沙场、很多家庭惨遭反动派的屠戮,发生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在柿村村北的渭华起义革命陵园烈士碑文上,能够找到不少名字记载的柿村籍烈士。陵园内刻有“渭华起义烈士永垂不朽”金色大字的纪念碑高高耸立。站在柿村,纪念碑清晰可见,时刻提醒后人牢记祖辈那一段光辉的历史。现在很多人家至今还保留有当年渭华起义时期留下来的长矛、大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柿村猕猴桃

发展现状:柿村抓住国家政策扶持和渭华起义红色旅游胜地开发建设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猕猴桃支柱产业、光伏发电扶贫产业、清水莲菜旅游产业三大产业。柿村有自己的猕猴桃专家站和特色农业专家站,现猕猴桃种植户有300多户,种植面积1500多亩,平均亩产量为5000多斤,产品涵盖徐香、金龙二号等多个品种,总收益超过2000多万元。柿村光伏发电项目共占地18亩,总装机容量500KW,采用全额上网模式。充分利用高塘塬区太阳光强烈,日照时间长风沙少的条件优势,发挥光伏发电充分的清洁性、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每年发电量约7000度,为每个入股农户年增加纯收入4500元左右。160多亩的清水莲池里荷花竞相绽放,不仅带动了群众灵活就业、集体增收,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旅游经济效益。每年夏季荷花盛开的季节,有不少的游客带着全家慕名前来赏荷,与荷花合影留念,也有不少学生来此写生,为柿村增添了不少人气和名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摘猕猴桃

近年来,柿村入选陕西省第一批传统村落名录,先后荣获“农村党组织示范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基地”等荣誉,2017年入选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2019年入选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

内容来源丨华州融媒

整理编辑丨看华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