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张静 夏子博 每经编辑:贺娟娟

券商整合并购案再下一单。

6月21日,西部证券(002673.SZ)发布公告称,基于自身发展需要,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融证券”)控股权事项,具体收购股份比例以最终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为准。

公开资料显示,国融证券成立于2002年4月,系内蒙古辖内的非上市证券公司,公司主要股东包括长安投资集团、普润投资、内蒙古日信投资集团等国内知名大中型企业。

截至2023年底,国融证券总资产176.75亿元,净资产42.16亿元。而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西部证券总资产985.33亿元,净资产283.26亿元。对比收购双方体量,国融证券的资产体量不及前者的五分之一。

如若上述收购成功,西部证券净资产或将超过300亿元,总资产则超过千亿元,意味着这家地方券商的总资产和净资产规模及行业内排名均会有大幅提升,或造成行业排位格局洗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国融证券当下正面临诸多“麻烦”,因IPO对赌遗留问题,其接连遭遇多起诉讼或仲裁,长安投资集团所持其股权处于司法冻结状态,其旗下所持有的国融证券、国融基金、首创期货等金融牌照股份也遭到冻结,西部证券能否顺利吃下国融证券,以及后续如何运作?

标的去年频收罚单

国融证券前身为日信证券,于2002年4月在呼和浩特市成立。据官网信息,公司在全国设有近百家分支机构,旗下控股国融基金、首创期货,并拥有一家全资子公司国融汇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国融证券官网

wind数据显示,国融证券2020年—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46亿元、14.44亿元、6.98亿元、9.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06%、38.03%、-51.63%、38.42%;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98亿元、3.06亿元、-2.5亿元、3930.77万元,波动幅度明显。

截至目前,国融证券共有11位股东,控股股东为北京长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投资),持股70.61%,侯守法实际持有长安投资80%股权,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23年6月,国融证券高层“大换血”,侯守法卸任国融证券董事长一职,原总裁张智河任董事长,原副总裁刘翔任总裁。此外,国融证券官网上也披露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合规总监的相关变动。

在此之前,国融证券曾频频被监管关注:2023年开年不足两周时间内,国融证券就收到的第二张罚单。

2023年1月5日,内蒙古证监局披露了两张对国融证券的罚单。因债券业务风险管控问题,内蒙古证监局对国融证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5日之后(2023年1月10日),江苏证监局在其官网发文称,因为国融证券在宏马物流推荐挂牌工作中未能勤勉尽责,对国融证券及项目负责人张志敏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2023年7月18日,内蒙古证监局一口气公布了数张罚单。其中,国融证券因研究报告业务存在内控管理有效性欠缺等问题,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恒泰证券则因存在资产管理业务投资交易内部控制管理不完善、合规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被责令改正。

证券业协会2022年证券公司公司债券业务执业能力评价结果显示,国融证券被评为C类,较2021年B类下降一级。而被评为C类,说明公司出现了以下三种情形之一:一、未按要求报送能力评价材料。二、合规展业指标项得分为0或者得分为负数。三、产生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等其他协会认为应当纳入。

IPO对赌“败局”

国融证券的风雨飘摇,很大程度与此前的IPO计划落空有关。

2016年,国融证券增资扩股、完成改制并更名为“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向IPO发起冲锋。

据此前媒体报道,当年,杭州普润、天津吉睿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横琴鑫和泰道投资管理中心、北京用友科技有限公司、宁夏远高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共5家公司在共投入16.23亿元,以4.98元/股的价格从侯守法旗下的长安投资手中受让了3.26亿股国融证券股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国融证券官网

作为交换条件,长安投资须确保国融证券在未来5年完成上市。

但此后数年内,国融证券不仅一直无法满足IPO要求,还在股权质押等业务上存在会计记载争议,固收、资管、投行等业务也接连遭到处罚,最终上市之路终止,并最终触发了长安投资十余亿元的回购义务。

但长安投资似乎并不具备这个回购实力,截至2022年6月,账面货币资金只有0.17亿元,而合计流动资产也仅有5.26亿元,资金链紧张摆在明面。

值钱的是这块证券牌照,其多次寻求“卖牌自救”,但因为各种原因未能成行。

2021年4月,长安投资一度与青岛国资旗下的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达成约定,即青岛国资以68.42亿元总金额对国融证券控制权发起收购。但2022年初,该收购案因交易价格过高、国融证券大股东长安投资IPO对赌遗留压力等因素宣告失败。

据界面新闻,2023年初,长安投资曾与华东某中小券商达成交易意向,拟以2.7亿元左右价格转让旗下公募机构国融基金的控制权,但后来该事项因多重原因未能如期推进。

一边是金融牌照迟迟无法转手,另一边更多诉讼纠纷也迎面而来。眼看上市无望,收购无门,中小股东们随即纷纷启动诉讼,国融证券接连遭遇多起诉讼或仲裁,旗下所持有的国融证券、国融基金、首创期货等金融牌照股份也遭到冻结。

本次西部证券的入局,会是长安投资抓住的又一棵救命稻草吗?

收购猜想?

对于国融证券而言,几次出手遇阻后,再次受到西部证券青睐,无疑是当下不利局面的一个转机。

而对于上市公司西部证券而言,市场更为关注的是,其能否顺利入场,以及吃下国融证券后的运作猜想,能否通过收购资产提升综合实力,真正做优做强。

西部证券实际控制人为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属于国有控股金融企业,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上市券商,长期以来深耕西部地区,在陕西省具有领先的市场地位。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分别为962.21亿元、279.44亿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西部证券总资产985.33亿元,净资产283.26亿元。

对比双方资产规模和体量,国融证券目前的资产体量不到西部证券的五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西部证券官网

另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西部证券净资产和总资产的行业排名在全行业145家券商中分列第27名、第30名。国融证券净资产和总资产的行业排名则分别为87名、77名。

如果西部证券完成此次收购,其净资产或将有望超过300亿元,资产总额有望接近1200亿元,首先在体量和规模上均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其次,从西部证券自身业务来看,数据显示,西部证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68.94亿元,同比增长29.87%;同期实现净利润11.66亿元,同比增长170.76%,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不过今年一季度,公司业绩有所承压,净利润同比减少45.24%。

2023年的亮眼业绩,与行业景气度相关,亦与西部证券的业务调整和布局有关,如公司在自营和投行业务上的倾向,以自营为例。2023年,西部证券“自营投资”板块业务营收同比增幅最大,全年营收17.60亿元,同比增长173.71%。

而记者注意到,国融证券主要业务以债券投行,区域经纪业务和信用、自营业务为主,如果西部证券拿下国融证券控股权,或有助于其在自营和投行业务上进一步整合和布局。

对此,记者联系西部证券但电话无法接通,另一位西部证券人士向记者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具体情况不方便透露。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述收购尚处于筹划阶段,尚具有不确定性,而标的国融证券尚有股权冻结等麻烦要解决,包括其业绩表现不及预期等问题。后续西部证券能否成功拿下国融证券,双方资源优势如何互补?业务如何整合?《每日经济新闻》将持续关注。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