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吴忠,是毛主席生前非常器重的将领,伟人评价他“吴忠有忠”,这句评语后来广为人知。1970年吴忠升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承担拱卫京畿和中央的职责,而他也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使命:特别是1971年“九一三事件”、76年周总理病逝后、以及76年10月中央的关键行动,吴忠在特殊时段立场坚定,连续三次,每一次都很好地掌控住卫戍区部队,为党和国家立功。其品德和能力,得到中央领导人的高度认可。

然而匪夷所思的是,从1979年到1987年,吴忠被免去了军内领导职务,隔离审查达八年时间。为什么明明是有功之人,却会扯上重大嫌疑、遭到撤职呢?虽然吴忠晚年被证明清白、恢复职级待遇,却仍然很难令人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将军蒙受不白之冤?这要从多年前的一件事情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0年7月,刚刚履新的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严肃批评自己的副职李钟奇,让他写下2000多字的检讨当众宣读,并在卫戍区张贴公示一个月。这件事令李钟奇威信扫地,此后很难在部队里开展工作。吴忠怒批李钟奇,原因是彭德怀元帅在卫戍区礼堂受批判期间,李钟奇情绪失控动手打过老总,吴忠认为李钟奇的做法有失军人品德,并且对开国元勋极不尊重,为此才进行了严厉处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李钟奇内心,并不认可吴忠。1958年李钟奇在训练总监部工作期间,受到过彭德怀元帅批评,并被降职调离原部门;六年后的1964年,他才重新回北京任职,成为卫戍区副司令员。后来证明,当年的“反教条主义”运动是错误的、过火的,组织对李钟奇等人的处理确实有问题。1967年见到彭德怀后,李钟奇心里的一股怨气涌了上来,因此在会场做出不理智举动。

其实李钟奇很快就后悔了,时任卫戍区司令员傅崇碧,性情非常正直,他严肃批评了李钟奇的行为;李钟奇也承认自己情绪失控,做得很不对。高级将领动手打人肯定不行,但彭老总当年身份比较特殊,顶着所谓“右派反党分子”的帽子,所以李钟奇不会受到进一步的处罚,事情基本上就这样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忠是什么时候来北京卫戍区的呢?1968年。此前吴忠是解放军第40军军长,1968年才调到卫戍区当副司令员,成了李钟奇的同事。也就是说,吴忠并未直接经历前一年的“李钟奇打人事件”。所以1970年吴忠转正后,旧事重提处罚李钟奇,就显得有些突兀:事情都过了三年了,当时没追究,为何又一下子被翻出来?党内军内,确实有同志为彭总鸣不平,但也并非所有人都赞成吴忠的具体做法。

有人认为,李钟奇虽然有过错,但相关问题总该有个追责的时效,并且吴忠的前任傅崇碧,已经批评过李钟奇了;此外吴忠与李钟奇二人,曾同时担任过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两人客观上有一定的职务竞争关系,后来吴忠转正当了领导,应该尽量避嫌,为一件旧事严惩李钟奇似乎不太妥当。尤其李钟奇在战争年代也有过不少军功,还比吴忠年长8岁,吴忠如此处置对方,似乎有点不给李钟奇留后路,会激化卫戍区内部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钟奇自然是有情绪的。此前他被彭总批评并降职外调,本就是一桩错案,如今又遭到新上司的狠批,李钟奇虽写了检查,却感到极为憋屈。1977年吴忠接到调令,出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李钟奇仍然留在北京卫戍区。吴忠在北京时,李钟奇感到很压抑,此时情绪释放了出来,决定给组织写信“举报”吴忠。后来他提供的书面材料,指出吴忠在七十年代与相关集团有联系,曾打压过群众运动,请组织进行调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涉及事件较为敏感,上级是重视的。1979年1月,相关部门受理了关于吴忠“问题”的举报。但此时对越自卫反击战即将打响,在许世友等前线将领的建议下,吴忠仍然留在东线部队参与指挥,战争结束后才返回北京。谁也没想到,这次审查竟然持续了8年时间,一直到1987年才有正式结论:吴忠没有错误,并且在七十年代的历次事件中,他节制卫戍区部队有功,有力配合了中央行动。经此一事,吴忠与李钟奇这两位开国少将,再未有过联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