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欧的主要汽车公司,举行了一次闭门会议,会上有4家来自中国的汽车公司、6家来自欧洲的汽车公司,还有一些汽车行业的商会和研究机构等。中国车企在会上透露了,欧盟在调查中国电动汽车时的过分行为,比如无节制地扩大调查范围,甚至试图窥探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秘密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几日,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调查后,征收最高38.1%的额外关税。据外媒披露,“欧盟这么做,是想让中国汽车制造商到欧洲,设立合资企业,并且向欧洲的汽车制造商分享技术”。有相关知情人士也说,“虽然中国车企可以在欧洲自己建厂,来避免高额关税,但与欧洲当地的制造商合作,可以减少成本,更快地进入欧洲市场”。

在会上,中国车企反映了欧盟在调查过程中,要求他们交出电池配方等核心机密,电池中铝、铜、石墨等具体用量,都需要提供。更令人惊讶的是,欧盟还要求提供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商和采购信息。要知道,电池信息在电动车行业至关重要,这些信息一旦泄露,不仅会危及公司的技术安全,还会影响到上下游产业的安全。

但欧盟还不满足,还要求中国车企提供核心的商业机密,包括销售模式、人工成本、定价策略、五年内的具体产量、未来的产能计划、所有固定资产的详细信息,甚至是该公司欧洲所有客户的名字和联系方式等。

但这还不是全部,欧委会还对中国车企的核心运营秘密紧追不舍,中国车企需要提供董事会、股东会、合作协议、信贷额度等重要信息。这哪里是什么反补贴调查,简直就是对中国车企,在核心竞争力上的一次“全面摸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在闭门会议上,不只有中国车企对欧盟加征关税的做法,表示了强烈的反对。据会议内部人士透露,“欧洲车企对欧盟加征关税的担忧,甚至超过了中国企业”。要知道,欧洲传统的汽车企业,正在与中国车企加紧合作,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想将这些产品卖到欧洲乃至全球市场。

事实上,这些欧洲车企在中国市场,已经发展了几十年,特别是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中国市场一直是它们收入的重要来源。例如德国车企大众,一直都是中国燃油车市场的主要玩家,与中国的合资企业占据了中国市场两成左右的份额。

一项在欧盟总部所在地,最新发布的发展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报告中显示,七成以上的企业认为,“中国车企在欧员工,十分担心未来的工作前景”。还有八成以上的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在受到欧盟的反补贴调查后,在欧洲投资的信心,明显降低了”。

面对中国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成功,欧盟通过窥探、打压,以及制裁来应对。如果欧盟真的决定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并不会给欧盟的成员国,以及欧洲的本土企业带来好处。对欧洲车企来说,这只会是一次“多方面的打击”,如果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对准欧洲的传统燃油车,那么真正受伤的是谁,大家心里都清楚。

欧盟应该认真听取中欧企业的共同期待,现在是中欧企业携手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维护自由竞争的关键时刻,对于中欧双方的电动汽车产业,这都是有利无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