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6月15日下午

随着52738次货运列车顺利通过

老哈河特大桥

历经26天400名建设者的不懈努力

中铁二十二局承担的

京通铁路朝阳地至通辽段

桥梁更换任务全部完成

为我国华北地区通往东北地区的

第三条铁路干线全面提速运营

奠定坚实基础

限速时速由原来的

60公里提升至100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京通铁路朝阳地至通辽段线路始于朝阳地(蒙冀交界点),向北进入内蒙古赤峰市境内松山区,经五十家子站,线路基本一路向东行进,至山湾子站后跨越老哈河,进入赤峰市敖汉旗境内,过新窝铺车站进入通辽市奈曼旗、开鲁县后,沿西辽河进入通辽市科尔沁区,直至终点通辽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施工区域位于京通铁路通辽市至赤峰市间,区间全长40公里,总投资37.78亿元。“为减少此次换梁施工对铁路运输的影响,项目部技术团队多次召开施工论证会,反复模拟换梁施工方案,最终采用‘横向顶推工法’对两座铁路桥68孔136片T梁进行整孔更换,由原来8小时铁路天窗时间缩减至4.5小时,有效节约施工时长,克服了既有铁路施工技术难度高、施工安全风险大、协调难度大等诸多问题;共经二、三级封锁施工101场,总投入大小型机械设备180余台,顺利完成换梁施工作业。”中铁二十二局京通铁路项目总工程师李广威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中铁二十二局京通铁路项目负责人姜跃龙介绍,始建于1972年的京通铁路历经半个世纪50余年的岁月蹉跎,既有梁体均存在碱集料裂纹严重、梁体靠近端部腹板斜截面开裂、局部腹板裂缝贯通、部分梁体封端开裂掉块、支座普遍锈蚀严重、梁体防水失效等病害,给铁路行车带来极大安全隐患,使得目前区段两座铁路桥长期限速60公里每小时,严重制约铁路计划运输能力和运行速度。本次换梁完成将使京通铁路内蒙段运行速度整体提升至100公里每小时,使东北地区客货列车进关、出关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有效缓解长期存在的客货运输“瓶颈”制约,提高客货运输服务质量,拉近关内与蒙东地区的时空距离,对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京通铁路朝阳地至通辽段是我国华北通往关外东北地区的铁路干线,也是进出关对外客货运输的辅助通路之一,对于加强东北与内地的联系,缓解东北到关内的运输紧张状况,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竣工后,路网作用将辐射东北三省、蒙东地区及环渤海经济圈的部分区域,整体货运能力由目前的5830万吨提升至7430万吨,旅客运输能力由之前每天8对列车提升至16对列车,呈现稳步上涨趋势。

来源:中铁二十二局集团

综合整理:科尔沁区融媒体中心

注*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 │科尔沁频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