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钱塘江上造桥的中国设计师还没生出来呢!”有位外国桥梁设计师就曾这样嚣张地说道。

他说这话的背景是在1930年左右,当时的国内正处于战乱的年代,物资匮乏,国内发展因为战争的缘故也停滞不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俗话说,想要富先修路,浙江作为当时国内的经济大省,自然承担起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任,但是钱塘江的存在硬是把浙江省“一分为二”,不仅钱塘江两岸交通往来受阻,还对整个东南地区的国防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时任的国民政府想要实现钱塘江的贯通,于是计划在钱塘江上修一座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国民政府邀请了茅以升担任大桥的总设计师,结果在开工的第一天就发生了意外,为此,茅以升还专门请来了戏班子连唱三天,这是怎么回事呢?

通车仅89天的大桥为何又炸掉?

1937年12月23日,钱塘江上一声巨响,此时刚刚通车仅89天的钱塘江大桥就被人炸毁了,而炸毁的人正是主持修建大桥的总设计师——茅以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茅以升当时为了修建这座大桥,可谓是耗费了众多心血,历经了千难万险才实现通车的,可如今却强忍着万般不舍炸毁了它。

原来,当时日军已经在浙江省内发起了攻击,日军的势力已经到达了钱塘江的北岸,敌人已经冲到了家门口,全面战争一触即发。在这紧急攸关的时刻,为了防止日军运送物资过桥,同时为了给当地的老百姓们留下更多的时间安全撤离,上级随即下令要求茅以升立刻炸毁大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大桥能建起来,过程十分艰难,自己辛辛苦苦付出的心血,如今却又要“毁”在自己手里,换谁都不忍心吧!但是在家国大义面前,茅以升还是忍痛做出了决定,之后便写下了“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几个大字。

那这座钱塘江大桥修建起来到底有多难呢?曾经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两脚跨过钱塘江!

意思就是说这个人不切实际,大话连篇,因为在他们看来,想要修建钱塘江大桥跨越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钱塘江里堆积的泥沙厚度已经达到了40米深,想要在这样的地质下打桩,就需要大量的木桩来稳固,但是根据我国当时的条件来看,我们不仅缺少专门的桥梁人才,还缺少大型基建的起重设备,所以很多环节都需要靠着人力来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茅以升临危受命

1934年,当时担任浙江省建设厅厅长的曾养甫就邀请了茅以升,希望他能出面担任此次的大桥修建。

茅以升在1916年时,因为参加了清华大学留美官费的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之后远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桥梁专业的硕士学位,之后又拿到了工学博士学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满载着一身荣誉回到了祖国的建设中,成为了当时国内不可多得的人才,让他出面担任桥梁的总设计师,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由于我们一没有经验,二没有资金和桥梁相关的设备,所以外国人和当地的老百姓们并不看好。

为了老百姓们的通行需求和国家建设,茅以升也接下了这个重担,几天后便提出了设计方案,在全长1453米的大桥上设计16个桥洞,下层是单线铁路线,上层是双向的行车行人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桥梁的方案出来了,那么下一步就是动工了。

施工意外频发,屡遭不顺

1934年11月11日,钱塘江举行了开工典礼,按照计划,先在江里打桩,但是不知怎么的,开工第一天几艘打桩船下水查看水情时发生了意外......

当时水流突然变得湍急,几个大潮打了过来,其中一艘打桩船因为来不及躲避便触礁沉没了,船上的船员们也因此丧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修建大桥所用的沉箱也被波涛汹涌的江水冲到了码头上,撞出了一个窟窿。拖回来后又遇上了涨潮,直接冲到了几里地之外,等再被拖回来之后,被冲的更远......

意外发生之后,很快就在当地传开了,本来大家就对茅以升修建桥梁没有信心,这下可好了,修桥总是不顺利,期间还闹出了人命!

当地不少老百姓之间流传着“河神”之说,传说钱塘江里住着“龙王”,认为修建钱塘江大桥扰乱了“龙王”的清净,“龙王”得知后十分不悦,所以这才施法制造了这一灾难,就是为了警告他们不要再建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姓们认为是“神明显灵”,是“厄运降临”很不吉利,于是有很多人都跑到工地上阻止施工队继续施工,有的人甚至还提出了用“童男童女献祭”的荒谬说法。

请戏班子唱戏,“安抚神明”

茅以升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是崇尚科学的,显然这种“神明”说并不令人信服,但是毕竟老百姓们的知识水平有限,如果强行用科学的方式向他们解释的话,他们很难听得懂,弄不好抵触情楚更加强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为了让老百姓们安心,从心底里打消他们的顾虑,茅以升决定顺应民意,专门花钱从外面找来了一个戏班子,在钱塘江边上连续唱了3天3夜,以这种方式来“安抚”被惹怒的“龙王”,好让老百姓们放心。

事后,工程才得以继续推进,但是在修建大桥时除了要克服种种技术难题外,还要应付着国民政府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抗日战争已经打响,日军为了瘫痪当地的交通,于是在大桥附近轰炸过多次,但是工人们还是顶着生命危险投身到了大桥的建设中去。

1937年9月26日,备受瞩目国内外瞩目的钱塘江大桥铁路桥,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茅以升先生和众多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通车,也狠狠的打了外国人看不起我们的丑恶嘴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就在通车89天后,大家正沉浸在通车的喜悦中,此时抗日全面战争打响了,日军疯狂地到处进攻,为了阻断日军的进攻,切断他们的物资补给,无奈之下,茅以升最终强人悲痛亲手炸毁了钱塘江大桥,但为当地老百姓们撤离提供了生还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这座钱塘江大桥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得到了修复,历经了战火的洗礼,依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开启了它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