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作为聂荣臻元帅故里,陈独秀晚年寓居地,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具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日前,我区新一批13家被区委、区政府命名为“江津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单位获得授牌,其中,重庆猎人拓展训练基地榜上有名。

江津区新授牌13家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猎人拓展训练基地开营仪式

重庆猎人拓展训练基地

重庆猎人拓展训练基地位于中山镇,隶属于重庆猎人训练拓展训练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退役军人创业就业企业。基地总投资3000余万元,占地面200余亩,参照野战化特色修建,具有军事化视角强烈、专业配套设施完备、安全性能高等特点,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训练,是西南地区最具有野战化军营风格的特色军事拓展训练基地。

基地在江津区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重庆市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代表重庆在全国第二届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荣获优胜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庆猎人拓展训练基地

基地队伍建设素质过硬

“军旅、军装、军魂,早已刻进我的骨髓。”谈到创办的初衷,基地负责人肖勇告诉记者。他于2000年入伍,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侦察科长,多次参加抗震、抗洪救灾,掌握了过硬的应急救援本领。2019年退伍后,肖勇来到在中山镇创办了重庆猎人拓展训练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地室外训练场

“硬件是基础,教官是关键。”肖勇介绍,目前所有的教官都是军政素质精湛的退役军人,均参加过各类军事比武、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消防救火等行动,既有应急救援的本领,也有冲锋陷阵的经历。目前基地现有退役军人27名。肖勇说:“把战友们组织起来,也是积极传递军队精神和军人品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国防教育装备体验

肖勇告诉记者,猎人拓展训练基地不只是培训应急救援技能,更重要的是培训具有军队一样的执行力、凝聚力、组织纪律、责任担当和团队精神,爱党、爱国,珍惜守护美好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开展全民爱国主义教育为主

目前,基地以开展全面国防教育系列活动为主,致力于青少年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提供团队素质拓展服务。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着力开展全民爱国主义教育,以提升全民的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使爱国主义成为全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爱国主义知识学习

基地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教官团队组建成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先后参与火灾救援志愿服务、抗洪抗旱志愿服务等各类志愿救援服务30余次,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体现了退伍军人应有的本色和担当,用实际行动将爱国主义的教育进行了诠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防教育装备体验

爱国主义教育与活动深度融合

作为我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基地有哪些特色活动?基地主要开展党建活动、国防教育、从军体验、军训、行为规范训练、中小学生社会实践(研学)活动、青少年冬夏令营、亲子活动、工会活动、公司团建活动、安全应急救援训练等,并将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内容深度融入到各种活动中,在活动中增强全民的家国情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防教育战术体验

目前,基地可以进行模拟枪、炮、火箭筒、坦克乘坐等参观和体验,建有足球场、篮球场、综合室内训练场,可同时容纳1000余人具备开展大规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基地先后开展帅乡军旗红、少年军校、平型关战役情景体验等国防教育系列品牌活动70余场,并走进川渝6个区县80余所中小学、60多个单位,让20余万人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国防教育装备体验

如在党建活动中,肖勇与团队推出“穿一次红军服、唱一支红军歌、绣一面红军旗、走一段红军路、打一次红军仗、吃一顿红军饭、听一段红军故事”内容,组织参训人员5公里急行军,穿越笋溪河、中山古镇,设置突破障碍、遭遇敌袭、包扎伤员、采购物资,感受战斗的烽火岁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国防教育装备体验

肖勇说,通过情景体验,让受训人员不仅锻炼意志品质,更在心中种下责任与担当的种子,“在国防教育的熏陶下,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一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国防教育地震模拟体验

中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江津区应急救援培训基地……目前基地荣誉墙上挂满了证书,此次获授牌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肖勇觉得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和鞭策,更是一份沉沉甸甸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消防体验馆

下一步,肖勇说,将以此次授牌为新的起点,充分发挥基地的阵地作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打造具有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课程和活动,引领和带动更多的人投身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伟大事业中来。

基地地址:江津区中山镇龙塘村1组

联系电话:13167888777、19922800001

全媒体记者:陈 婷

编辑:周小川 编审: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涂 鹏

总编辑:罗玉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