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绞圈房子虽然在城市化进程中

难逃被历史长河淘汰的命运

但这份记忆却是无法湮灭的

更是我们的乡愁所系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四季,我们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话说绞圈房子》。今天,你将听到的是《组合式建筑——绞圈房子》《名称》节选。

点击收听朗读(音频有删改)

“绞圈房子”名称曾出现在130多年前外国人编写的上海方言学习教程中。

2008年12月底,我应邀参加在上海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上海方言学术研讨会时,苏州大学教授石汝杰送我一册《松江方言教程》(复印件)。此书由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天主教出版社于清光绪九年(1883)出版,是法国传教士为其同伴编写的学习上海方言(当时称松江方言)教材。全书共42课,收录了上海地区当年行用的大量方言词语和对话练习。意想不到的是,我在逐字逐句阅读这本教程时,发现了120多年前(至今已是130多年。下同)有关“绞圈房子”的记载材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教程”第25课中,共收建筑类词语53个,对话82句,其中两处记载涉及绞圈房子,一处是一个3字词语“一绞圈”,另一处是30字(不计标点)的一段对话。

《松江方言教程》对话中指的是一幢两进式五开间四厢房的绞圈房子, 它的形制是:正屋前后两埭各5间房子,再加4间厢房(左右各2间),一共14间房子。对话是说,如果建造这样一幢绞圈房子,东家自备材料,包工包饭,那么,需要多少钱,匠人们肯做这个活儿了。特别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课中两个“绞”字的读音,都被记为kɑo,即[kɔ35],同我们这些松江府原住民现在的沪语读音“告”完全相同,或者说同上海方言中的老派发音完全相同。如把《松江方言教程》中的绞圈房子画出来,就是这样的。(图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31 五开间两埭头四厢房绞圈房子(姜佳南一绘图)

这是笔者至今看到最早记录有绞圈房子的公开出版物。一看到对话内容,我就一下子知道房子是怎么样的。因为,我们村庄上有这样的绞圈房子,从小看得太多了。况且,我和几户本家,祖祖辈辈就是住在这种形制的绞圈房子里。当看到房子名称、写法同我以前发表文章中介绍的完全一样,且读音、词义也相同时,真有大喜过望的感觉。于是我结合研究成果和历史资料,豪燥(赶快)撰写了《绞圈房子:极具特色的上海本地老房子》的论文。因我每年应邀参加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这篇论文便顺理成章提交给2009年11月召开的第八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第一个将120多年前绞圈房子的文献内容公布于众。这是上海乃至全国研究这种房子的第一篇学术论文,首次从学术层面和海派建筑文化角度剖析绞圈房子,也为这种长期存在、却被遗忘的古老民居建筑重新进入世人之眼,提供了研究课题和翔实资料(这篇论文后来被三次收入三种论文集中,标题有改动)。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四季,我们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级中学的青少年来诵读《话说绞圈房子》。

在上海,有一种比石库门出现要早得多,从形制到结构也更具特色,且分布范围也比石库门广得多的老房子,它就是绞(方言读音gāo)圈房子。它是海派建筑、海派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的是本土建筑的继承,积淀的是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方言土语等文化元素。

作家、上海地方志研究者褚半农先生从小生长于闵行莘庄地区,在老家褚家塘的绞圈房子里住了近40年,不仅充满回忆,更颇有研究。1983年在参加上海第一轮地方志修纂工作时,他根据房子结构特点及民间读音,将这种房子的写法定名为“绞圈房子”,记入了《上海县志》中,最早让本地特色民居“绞圈房子”正式载入地方志中。

本书是一部学术成果集,更是上海郊区、尤其是闵行区建筑历史变迁、人文发展轨迹不可或缺的重要篇章。

2024年6月起,第十四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朗读:北外田园 高一(9)班 李天朗

图文:明镜文化

编辑/初审:汤婧娴

复审:石思嘉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