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夏至,一年中最灿烂的日子

夏至,北半球的白昼达到全年最长,

这天以后阳光灿烂的时光便越来越短,

太阳将踏上“回头路”,一路向南。

生活没有回头路,多少美好可一不可再。

仲夏便是谈梦想的大好时光,

夏至努力曝光生长,

下一个季节才会结出耀眼的果实。

夏 至

骄阳似火,生命蓬勃

骄阳渐近,绿意正浓,蛙声蝉鸣中,仲夏已至,我们迎来了一年中的第十个节气——夏至。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作为最早被古人识别确定的节气之一,夏至有着独特而鲜明的地理特征。先秦时期,人们使用圭表观测日影的长度变化,将一年中正午时表影最短的一天定为夏至。古人云:“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日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即北回归线附近,所以这一天是北半球夜最短、昼最长的日子。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天时将逐渐缩短。

由此可见,“夏至”这个名字,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盛夏来临”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万物始发于春日,经历了风雨阳光的滋养,此时生长发展到了极致,草木繁茂,鸟兽壮大,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构成了四时中最盛大的篇章。《三礼义宗》中如此解释“至”的含义:“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至极,二以明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夏至这一天阳气达到鼎盛,即将衰退,而阴气在此时萌生,此消彼长,阴阳开始转换,所以又有“夏至一阴生”的说法。

在古人眼中,物候变化与阴阳交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夏至有三候:一候鹿角解,鹿的角向前生,所以鹿属阳兽,夏至阳气始衰而阴气生,鹿角便开始脱落;二候蜩始鸣,夏蝉生于盛阳,感阴而鸣;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生于沼泽地的植物,到了夏至,像半夏这样喜阴的生物开始生长。

虽然夏至这天阳气最盛、太阳的光照和能量最足,但还不到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俗话说“夏至不过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过了夏至,气温还会继续升高,令人难耐的暑伏天气才刚刚拉开序幕。江淮地区此时正是阴沉多雨的梅雨季节。“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缠绵不休的阴雨难免令人心生晦暗,“黄梅雨”也常被文人借以抒发心中愁闷。

但对于农人和地里的作物来说,“夏至雨水值千金”。冬小麦刚刚收获,北方的夏玉米和南方的水稻正值旺盛的生长期,此时温度高、日照长,植物的需水量大,水热同季将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充足的雨水和光照也催生了田间的杂草虫害,所以农谚云:过了夏至节,锄头不能歇。夏收结束,农人依旧顶着仲夏的湿热劳作在田间,滴下的汗水饱含生命的不易,也寄托着期望、孕育着收获。

夏至是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自古有在夏至祀地祭祖,以庆祝丰收,祈求风调雨顺、获得秋报的习俗。过夏至节的习俗演变至今,我国一些地区仍然保留着在夏至前后拜神祭祖的传统,人们用新麦制成的面食来供奉祖先,并分享品尝,以表达尝新、感恩、祈求护佑之意。

现今流传更广的夏至习俗大概是吃夏至面。“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新麦制成的面条散发着麦香,搭配时鲜过水做成凉面,炎炎夏日食用再舒服不过。杜甫曾将喜爱的槐叶冷淘(一种用槐叶制作的凉面)写入诗中:“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可见古人与我们一样贪恋清凉美味。除了面条,各地还有其他的夏至食俗,但都离不开应季尝鲜、清热消夏的本意,渗透着因时而适、顺应天时、天人相应的古老智慧。

阴阳消长,时序更迭,生命随四时流转。夏至时节万物荣极,也正是我们挥洒汗水、耕耘不辍,在骄阳下感受生命律动的好时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养 生

温补阳,觅清凉

俗话说“不过夏至不热”,可见夏至之后,将迎来盛夏的高温酷暑。夏至养生宜做到养阳当时,嬉心恰时,休息及时,食苦清心。

养阳当时

中医认为,夏至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节,与之相应的,此时人体阳气发泄,气血运行趋外,皮肤松弛,毛孔张开,阳气大量溢出体外,消耗过多则会使人体阳气处于内虚状态。因此,夏至养生要遵循“春夏养阳”的原则,适当吃些温性食物,忌大热食物,如鸡肉煲汤最好,煲汤时可加入些当归、大枣,既补气又补血,同时稍配些生姜、花椒等温性的调料以温补阳气,使气得息。

嬉心恰时

夏在五行应心,心脏在志为喜。夏至是一年里白昼最长的一天,但也有“夏至一阴生”的说法,意思是夏至虽为阳极之至,但在此阴阳交接之时,阴气已经开始有所生长,所以要保持心情的平静、开阔与畅达,能更好地使人体阴阳之气相顺接,使心得悦。

休息及时

白天为动、为阳、为消耗;晚上为静、为阴、属修养。夏至是阴阳转换的节点,易耗伤元气,所以要保证休息及时。古人说:“夏至乃天地阴阳交接之大时。前后需服夏至日汤以助此阴阳之交接,如此则一年之阴阳顺,故于健康关系甚大!所以,此段时期亦宜减少应酬,收摄心神,子时入睡,切切!”子时与午时是一天中阴阳相互交接的时刻,睡好子午觉就有利于一天中阴阳二气的顺接,从而适应夏至阴阳交接的自然规律。夏至过后酷热盛行,户外工作者应尽量缩短在烈日下工作的时间,同时注意防晒,使体得休。

食苦清心

夏至后火热盛极,又因火气通于心、火性为阳,所以,夏季的炎热最易干扰心神,使人心情不宁,新陈代谢增快,导致心跳加快,血流加速,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诱发疾病。因此,夏季养生重在养心。中医有“夏不食心”之说,而苦味食物能助心气而制肺气,便可多吃苦菜、苦瓜等物以养心,另外芹菜、莴笋等皆能清泄暑热,提神醒脑。夏季出汗多,盐分损失也多,可多吃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消暑清心。

“夏至三庚数头伏”,炎炎夏日,不如找一大树乘凉,随手翻读一本好书,倾听阵阵蝉鸣,倒也别有一番享受。待到天晚时,欣赏一下夏季繁星闪烁的星空,如此良辰美景,想来烦热的心,也会一下子变得无比舒缓。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