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初,八路军山东纵队遭遇了一件颇为离奇的事件:原本隶属于2支队的独立营中的两个连队,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与外界的通讯也完全中断,这使得整个纵队都陷入了焦急的寻找与联系之中。

当二支队独立营的政委董振彩心急如焚之际,那两支连队竟然在消失了数日之后再度归来,使他悬着的心终于得以安放。

然而,风波又一次席卷而来,让人措手不及。

数日之后,一名交通员急匆匆地赶到鲁东南特委的驻地,手中紧握着一封紧要的书信。他毫无迟疑地将信件递交给了鲁东南特委书记兼山东抗日游击第二支队政委景晓村。景晓村接过信件,立刻拆开阅读,然而,随着信中的内容逐渐展现在眼前,他的脸色骤然变得凝重起来,显露出深深的忧虑与震惊。

信件上仅有一行简短的文字,内容却异常紧急:“朱信斋疑似已叛变,请务必迅速转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37年底,当日本侵略者将魔爪伸向山东的土地时,齐鲁大地的英勇儿女展现出了坚定的民族气节。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无论是以金钱、武器还是生命本身,都慷慨地奉献出来,共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斗争浪潮。

在山东日照,有一位显赫一时的商人,名叫贺仁庵。他的主业是航运,经营着华北地区首屈一指的私人船运企业——长记轮船代理行,该企业在当时享有极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这位先生心怀国家,早年间便积极抵制日货,展现出了坚定的爱国情怀。当日军侵犯山东领土之时,他愤怒不已,满腔热血,毅然决定组建抗日队伍,誓要为国家、为人民抵抗外敌。

然而,就在他准备采取行动之际,突如其来的麻烦却抢先一步降临了。

1938年伊始,汉奸叶碧桐现身日照,企图诱导贺仁庵转变立场,期望他能与日方联手,在青岛共同设立海关。

贺仁庵眼神瞬间变得凌厉,他坚决地说道:“你竟然会认为我会去做汉奸,这可真是看错我了。”

恰在此时,蒋军特务突然现身,未及分辨,便将他与叶碧桐双双拘捕。

叶碧桐因其身为大汉奸的罪行,最终遭到了蒋军的严厉制裁,被执行了枪决。

关于贺仁庵的情况,由于现有证据未能充分证实其罪行,同时其太太积极奔走于各方,努力争取他的自由,最终贺仁庵得以获释,走出监狱的大门。

重获自由后,贺仁庵深感委屈与不满,因为他发现周围人对他颇有微词,纷纷将他视作背叛国家的汉奸,认为他之所以能逃过一劫,完全是因为金钱的打点与疏通。

他决心洗清自己的冤屈,于是找到了自己的结拜兄弟朱信斋,诚恳地说道:“朱兄,我打算出资购买枪支,与日本人一决高下,以证明我的清白。”

朱信斋同样出生于日照,他武艺高强,热衷于切磋与争斗,身后总有一群忠诚的兄弟紧随其后,共同闯荡江湖。

在那个时候,商人们普遍寻求强有力的后盾以保平安。朱信斋因武艺超群且为人义气,深受众人敬仰。贺仁庵便与他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两人情同手足,共同面对商场的风云变幻。

实际上,朱信斋背着贺仁庵的背影,往往伴随着诸多不义之举。他肆意欺压无辜百姓,甚至侵犯民女,恣意妄为。更过分的是,他还强行向商户收取所谓的“保护费”,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贪婪和私欲。这些恶行,无疑让人对他的人品和道德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听完对方的言辞,朱信斋毫不犹豫地表示:“只要大哥您有吩咐,小弟便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恰好,贺仁庵的另一位兄弟申伦典在徐州成功获得了一张“第五战区第二游击队”的委任状,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如同天上掉下的馅饼一般。

贺仁庵财力雄厚,出手阔绰,毫不犹豫地购置了数百条枪支。

在1938年4月初的时节,两位英勇的领袖成功集结了一支规模达三百余人的队伍,他们高举抗日大旗,在日照地区振臂一呼,正式成立了名为“第五战区第二游击队第十九总队”的抗日力量,决心为国家的独立与尊严而战。

贺仁庵,身为家中的长子,担当重任,被任命为总队长一职;而朱信斋,作为家中的小弟,同样表现出色,他兼任副总队长与第一大队长两职,展现出了不俗的才能与领导力。

然而,贺仁庵在军事指挥方面并不擅长,他向朱信斋坦诚表示:“我依旧专注于我的商业领域,至于部队的战斗部署和战略规划,这方面还得仰仗兄弟你全权负责。”

自此以后,朱信斋定居丝山,毅然投身于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中,展开了一段充满艰辛与荣光的抗日生涯。

对于军事方面,他的了解并不深入。实际上,第一大队的日常指挥工作是由年仅22岁的长子朱德明负责的。

朱德明未曾踏入军校的殿堂,而他的部下大多出身于土匪或农民,这样的队伍在与日军交锋时,确实难以占据明显的优势。

哪怕是面对势力庞大的山东巨匪刘黑七,我们的实力也足以将其击败,更不用说日军了。

刘黑七,这位山东一带声名狼藉的匪首,其行径堪称当时山东的头号土匪。他狡猾多变,善于见风使舵,曾先后投身于阎锡山、张学良、石友三等多位军阀的麾下,甚至一度追随韩复榘、宋哲元等权势人物。他麾下聚众过万,这些恶徒在华北地区四处流窜,为非作歹,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刘黑七是个典型的墙头草,只要有利益可图,他就不惜与任何势力为伍。自1933年起,他便开始与日本人勾结,共同谋求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获悉贺仁庵已经成功组建起了一支队伍,刘黑七立即派遣使者传递信息,意在拉拢贺仁庵加入他的阵营,并发出威胁称,如若不从,他将毫不留情地铲除这支队伍。

贺仁庵言辞犀利地拒绝了对方:“你竟敢沦为汉奸,我岂会与你同流合污,让后人唾骂,背负千古骂名。”

刘黑七因愤怒和羞愧至极,决定采取报复行动,于是在甲子山精心策划了一场伏击,成功袭击了朱信斋的队伍。

面对敌方的强大人数优势,朱信斋的队伍受到了沉重的打击,损失惨重,最终仅剩下百余名战士坚守阵地。

朱信斋在遭受打击后变得极为消沉,贺仁庵也同样丧失了斗志。经过深思熟虑,两人决定为每位成员发放一笔安家费,以表达对他们的关怀和歉意,随后决定解散队伍,让每个人都能够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然而,余下的百余名骨干却坚决反对,他们聚集在一起,泪流满面,纷纷拍着胸膛,向朱信斋誓言道:“大哥,我们誓死追随您,绝不离弃!”

朱信斋内心深受触动,于是带领着他的一百多名兄弟,一同踏上了返回黄墩的征程。

在历经此番波折之后,朱信斋深切地体会到了自身的势单力薄,这让他更加意识到寻找一个强大后盾的重要性。

若无他人庇护,自己便如同孤悬于大海之外的一滴水,难以抵挡炽热阳光的烘烤,转瞬之间便会化作无形之气,消散于空气中。

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作出了决定,那就是选择投奔驻扎在附近的57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