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服务为基层民警减负

近日,黄岛公安分局民警根据研判,将藏匿于市区的涉诈嫌疑人成功抓获。办案民警完成现场取证后,随即将嫌疑人带到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依照相关规定对嫌疑人开展入区登记、信息采集、审讯、体检、送押等一系列工作。办案过程中,民警全程受到执法监督,确保了规范化执法,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也得到充分保障,实现了执法办案流程的“集约、高效、智能”。

黄岛公安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于2023年9月建成启用,是目前全市规模最大、设施设备最先进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依托该中心,黄岛公安分局推动警力、技术、数据等资源整合汇聚,通过集约化管理,发挥更大的实战作用。在实际运行中,该中心全面承担犯罪嫌疑人从入区到出区的各环节工作——嫌疑人看管、信息采集、随身物品保管、涉案财物管理、健康检查、送押等事务,同时兼具速裁、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多项拓展辅助功能。办案民警进入中心后,只需做审讯嫌疑人和报审案卷材料这两项工作,让民警“拎包”办案成为常态,大大减轻了基层民警的负担,保障了执法办案全流程、高效率、规范化运行。

黄岛公安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负责人尹锐告诉记者,“民警可以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最大限度投入到执法办案攻坚和案件质量打磨上。”目前,黄岛公安分局所有刑事案件全部进中心办理,行政案件应进尽进,持续推动民警“要办案进中心”成为规矩,更成为执法习惯。

智能化管理杜绝执法隐患

尹锐告诉记者,“当你走进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那一刻起,就身处在了一个无监控死角的空间内,无论走到这栋楼内的哪个位置,案管中心民警都能在第一时间掌握你的方位和动向。”走进登记大厅,天花板上密布的十余个监控探头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在一旁的电子屏幕上,登记大厅的实时监控画面和人脸抓拍图像一览无余。

尹锐介绍,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登记大厅入口处设有安检门和人脸抓拍相机,检测与识别结果会分别显示在大厅两侧的显示屏上。其中,人脸识别结果将对接公安部门的重点人员信息库,以确定嫌疑人是否为逃犯。“不仅是办案区域,民警的办公区、休息室以及楼顶也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确保民警办案的每一个环节都有迹可循,通过全程监管有效杜绝了执法安全隐患。”尹锐表示。

此外,进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的嫌疑人必须全程佩戴智能手环,直至送押拘留所或看守所。“嫌疑人手环具备防拆、心率监测、轨迹定位、出区报警等功能,如有异常,案管中心民警会第一时间接收到预警信息,并进行处置。”尹锐向记者介绍,除嫌疑人外,中心为办案民警也配备了智能胸卡。该胸卡具备轨迹定位、刷卡开门等功能,既方便了中心进行执法监督,也为民警开展审讯工作提供了便利。

“闭环式”监督在执法质量上挖深度

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树牢“执法质量是公安生命线”理念,依托信息化手段,采取多渠道并行,全流程、全方位、全要素监督,助推执法规范化建设跃进式发展。一是建立信息沟通机制。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特邀区检察院检察官常驻中心办公,定期就案件办理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会商,指导侦查、取证、提捕、移诉等工作,通过联合监督,分局整体办案质效大幅提升。二是建立压力传导机制。深化构建“执法监督委员会—法制、督察、中心—基层所队”三级执法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强化实时巡查、专项抽查、考评检查方式,实时动态掌控全局执法工作,不断提升监督质效。按照“日巡查、周汇总、月汇办”监督模式,推动执法问题联动整治,形成问题发现—通报整改—整治反馈监督管理闭环,针对重点环节、难点问题每月发布《执法监督专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对于反复出现的顽瘴痼疾问题,责令限期整改,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执法责任链条。

自2023年9月启用以来,黄岛公安分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已先后审查犯罪嫌疑人1200余名,零事故、零投诉,通过全方位打造“一站式”办案服务和闭环式监督的执法办案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各类执法突出问题,执法规范化水平实现整体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