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张特殊的殡仪照,初步确定拍摄于 1933 年 4 月23 日。照片凝固的不是一次普通出殡的瞬间,而是见证一段悲壮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壮烈捐躯六年后才得以举行葬礼。

李大钊先生被抓捕是因为叛徒的出卖,这个叛徒是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坚持民族复兴之初心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清朝帝国的衰落,中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国家危机之中。李大钊就成长在这样动荡的时代背景下。

1889年,李大钊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学者家庭,他的成长伴随着国家不断遭受外侵和内乱的影响。

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朝在这场战争中惨败,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作为一个年幼的孩子,李大钊亲眼目睹了战争给民族带来的屈辱和痛苦,这些经历深刻地烙印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激发了他日后投身救国运动的初心。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事件进一步加剧了李大钊的政治觉醒。年仅11岁的他,见证了外国军队在北京的暴行,从而坚定了他的爱国情感和振兴中华的决心。这份坚定的信念成为了他后来行动的推动力。

随着岁月流逝,李大钊接触到了激荡人心的新思想。1911年的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新成立的民国政府并未能带来预期的国家稳定和民富国强。这使李大钊逐渐认识到,单纯的政治变革无法根本改变中国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6年,李大钊从日本留学归来,积极投身于风起云涌的新文化运动。他加入了陈独秀主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通过这个平台,撰写了多篇深具影响力的文章,倡导青年承担民族责任,强调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他的文章迅速在青年中建立了广泛的影响。

同年8月,李大钊帮助创办了《晨钟报》,希望通过这份报纸唤醒民众意识,推动社会进步。然而,因与合作伙伴在政治理念上的分歧,他不久后便辞去了职务。

次年,李大钊受邀成为《甲寅》日刊的主笔,这一职位让他的思想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受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启发,李大钊开始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他逐渐确信,社会主义革命是救国的可行之路。这段时间的思考和研究,最终促使李大钊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推动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关键人物。

创建中国共产党

在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思想觉醒,尤其是在炽热的青年学生中,他们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大钊与陈独秀在这一潮流中捕捉到了可能引领中国走向彻底改革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认识到这一点后,他们在北京大学秘密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目的是集结那些经过五四运动磨炼的优秀青年,系统地学习、研究并传播马克思主义。

1920年春,在北大红楼图书馆。李大钊热情地接待了来自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的代表维经斯基。

李大钊和维经斯基深入讨论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可能性和具体步骤。这次会谈的成果丰硕,李大钊随后将维经斯基引见给了陈独秀。在维经斯基的协助下,陈独秀于1920年8月在上海秘密发起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这一步骤是李大钊和陈独秀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理论到实践的重要转变。

同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了一个小规模的共产主义小组,成为这个团体的负责人。对于他而言,这是推广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他每月从自己的薪水中抽出80元人民币,虽然这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是一笔相当大的经济负担,但这也体现了他对这一事业的无比承诺和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间的推进,这个小组逐渐壮大,最终正式更名为中国共产党北方支部,李大钊自然担任了书记一职。借鉴上海组织的成功经验,他又进一步建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致力于青年的思想教育和革命活动的组织。

到了1922年8月,李大钊的活动取得了新的进展。他受中共中央的委托,前往上海与孙中山进行关键的谈判,讨论国共合作的可能性。在与孙中山的会面中,李大钊以个人身份加入了国民党,成为中共党员中第一个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人。

同时,两人促膝长谈,为之后国共第一次合作铺平了道路。随后,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李大钊不仅作为代表出席,还被选为主席团成员之一,从而为国共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除了在政治舞台上的活动,李大钊也未忽视农民运动的重要性。他知道,农民是中国革命的关键力量,因此深入研究并论述了农民运动和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他提出将农民组织起来,参与到国民革命中来,这一思想后来成为中共策略的核心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这些深思熟虑的策略和行动,李大钊不仅在北方地区的革命活动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通过支持南方农民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和整个中国革命的推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大钊被害,背叛者是谁?

1920年,李大钊在这一时期积极推动国民革命和北伐,以期统一分裂多年的国家。他与冯玉祥、阎锡山等国民革命军的关键人物建立了紧密联系,通过共产国际的力量支持他们,试图整合革命资源。

七年后,李大钊劝说冯玉祥发动国民革命,冯玉祥随即发布讨奉檄文,宣布将率领二十万兵力为中国的自由和独立而战。同时,李大钊也通过电文促使阎锡山出兵反奉,强调这是一个改变国运的良机。阎锡山在仔细考虑后,最终决定响应李大钊的呼吁,下令讨奉,为北伐战争的成功提供了决定性的支持。

然而,李大钊的革命生涯因为叛徒的背叛在这年4月戛然而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7年4月初,奉系和直系军阀在外国势力的明显支持下紧紧控制着首都,他们所施行的白色恐怖让这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变得异常紧张和不安。奉军进驻北京后迅速展开行动,发布了通缉令,李大钊和其他共产党人以及国民党左派人士成为了他们追捕的主要目标。

尽管局势危急,李大钊却选择留在北京,坚守他的岗位,继续他的革命活动。4月6日,张作霖指挥军警强行闯入苏联大使馆,逮捕了李大钊及其他59名共产党人。这种无视国际法的行为立即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谴责。尽管面对如此逆境,李大钊在被捕后遭受严酷的拷打,但他坚守自己的信念,从未有过一丝屈服。

1927年4月28日下午,北京西郊民巷的京师看守所成了李大钊生命的终点。在特别法庭上,当行刑官询问他最后的话时,李大钊以平静而坚定的声音回答:“我是崇信共产主义者,知有主义不知有家,为主义而死,份也,何函为?”他选择不留下任何遗言给家人,而是毫无畏惧地走向绞刑架,展示了难以匹敌的勇气和从容,最终在38岁时壮烈就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背叛李大钊的叛徒叫做李渤海,他当时是一名地下党员,一年前在大街上散发传单时被敌人抓捕,因为拘捕和严刑拷打,他选择了叛变,向奉系军阀泄露了李大钊的藏身之地及其他党员名单。之后李渤海被警方秘密释放,继续在党内活动,甚至在李大钊牺牲后短暂担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直到他的再次叛变被揭露。

在李大钊被捕后不久,阎锡山决定担任国民革命军北路总司令,他深度阅读并被李大钊的热情和忠诚感动后作出了这一决策。然而,这一决策也使张作霖对李大钊的敌意加剧,直接导致了李大钊的悲剧结局。

而李渤海在之后改名黎天才,在李大钊牺牲后继续为奉系和后来的张学良效力,成为东北军的谋士,甚至在“九一八”事变后帮助张学良建立情报网络。

但随着抗战的爆发,黎天才的政治生涯发生了转变,他最终因为背叛罪被捕,并在1961年死于狱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大钊牺牲后,他的遗体初被安放在宣武门外的长椿寺,由警察看守,简陋的棺木无法掩盖他的伟岸。他的忠诚同志白眉初、李采言和李凌斗冒险前来寺庙,他们决定为李大钊更换棺木,适当地处理他的遗体。

在德昌杠房的掌柜伊寿山并不赞同共产主义,但对李大钊的品格表示敬佩,在他的帮助下,他们以成本价提供了一口柏木棺材,并亲自监督为棺木上漆。

在长椿寺停灵六年后,随着政治局势的变迁,李大钊的夫人赵纫兰在北大友人的支持下,筹备了一次公葬。

4月10日,北大的13位同仁联合发起,广泛募集捐款,并在万安公墓购得墓地。公葬当天,当李大钊的灵柩被安放入墓地时,中央一块刻有“革命导师李大钊之墓”的石碑被送达。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这块珍贵的墓碑只能与他的遗体一同被埋入地下。

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李大钊生前的梦想得以实现,他所预言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成为现实,成为对他一生牺牲和奉献的最佳告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