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慢性病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呈现发病率、死亡率高,知晓率、控制率低和疾病经济负担重的现况,是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慢性病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

慢性病可防可控,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健康习惯,可以降低慢性病发生的风险。

预防慢性病如何做?

01

合理膳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 做到少盐、少油、低糖、低脂饮食。

  • 限制酒精饮料摄入。

  •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 荤素搭配,食物多样。

02

充足身体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各年龄段人群每天都应进行充足的身体活动。

  • 减少久坐时间。

03

戒烟限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不吸烟,早戒烟。

  • 少饮酒,成年人一天饮用酒精量不超过15克。

04

心理健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 排解压力,缓和情绪。

05

充足睡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建议成年人每天有7~8小时的睡眠时间。

06

定期筛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定期体检。

  •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来源:成都疾控

编辑:龙泉驿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