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车企打样,比亚迪是什么level?

如今的比亚迪已经成了汽车行业的“公敌”,只因比亚迪太“不讲武德”,价格低、销量高,而且利润还高,谁看了不“羡慕嫉妒恨”?

如果说比亚迪有格局,一定有不少人嗤之以鼻——对他们来说,格局一方面是领军者的专利;另一方面,他们也看不起靠低价上位的所谓“领军者”。

但对比亚迪而言,这丝毫不影响自己的动作和心态,与其打口水仗,不如埋头做事,让时间去做评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志不在打压同行,而在开启崭新时代

近几年,比亚迪在汽车销量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不仅引领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更加速了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迭代的步伐。

实话说,比亚迪对合资燃油车的打压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是“油电同价”还是“电比油低”的战略打法,比亚迪都直击合资油车的命门。效果也立竿见影,合资油车集体下跌成了不可阻挡的潮流走向。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无数国产品牌同行也倍感“受伤”。比亚迪的攻势一波接着一波,打得诸多同行也手忙脚乱,叫苦不迭。

刚上市不久的秦L和海豹06,凭借低至2.9L/百公里的馈电油耗、超2千公里的综合续航里程,以及9.98万元的起售价,再次引发行业震动,订单量也多到比亚迪不敢公布具体数据。但各种质疑也扑面而来,比如针对超低油耗的质疑;友商也站出来挑刺,比如吉利高管对比亚迪全球最高热效率46.06%的不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亚迪的“得势”离不开低价策略的助攻,而这也成了其他车企竞相攻击的靶心。面对比亚迪的一骑绝尘,部分车企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不忘各种“使绊子”。

去年,长城实名举报比亚迪“采用常压油箱,涉嫌整车蒸发污染物排放不达标”。而刚刚结束的2024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一众车企大佬也明里暗里,各种“diss”比亚迪:众大佬暗戳比亚迪“卷低价格,却也降低质量的行业发展是不健康的”;吉利高级副总裁杨学良暗讽比亚迪打价格战是“赔本赚吆喝”;广汽董事长则称,新能源汽车、纯电占50%市占率的时候,建议政府部门研究一下“油电同权”。

为此,比亚迪公关部总经理李云飞则霸气回应:“电池原材料这两年暴跌,为什么没有在产品的定价里面体现出来?扪心自问一下,我觉得这是对消费者的不道德。(打价格战)要量力而为,有人把牌打出来了,你觉得能就跟,跟不了的话就过,不要置气,也不要翻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8月份,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实现这一成绩车企的时候,比亚迪并没有趾高气昂地大肆自我表扬,而是拉来各类中国品牌的代表车型,拍了一支《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的宣传片。相信很多人都被震撼到,比亚迪的格局一下子便打开了。不少被提及的企业,也进行了互动转发。当时,大家的格局似乎都挺高的。可随着价格战越打越猛,有不少车企明显顶不住,开始跟比亚迪“撕破脸”了——当涉及切身利益的时候,便没有人在意什么格局不格局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意不在拉高形象,而在发挥责任担当

去年,比亚迪卖了180万辆新车,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新能源第一。作为一家务实且偏传统的车企,比亚迪并没有如某些车企一般开始各种造作,各种整花活。当大家都在争着做CEO直播,做个人IP时,王传福却躲在人群后面(当然,这可能跟品牌足够成功,产品足够热销,不需要企业CEO光环加持有关)。作为公关部老大,李云飞露脸的机会不少,但也并没有比先前高调多少。

6月5日,比亚迪与国际皮划艇联合会(ICF)以及中国皮划艇协会(CCA)联手,宣布共同推广龙舟运动,并计划纳入国际赛事,推动龙舟入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奥运赛事上百个项目,却没有一个源自中国,因此比亚迪推动龙舟入奥,对中国的意义非凡。

有人可能会说,比亚迪如今是行业NO.1,做这种事,不过是为自己脸上贴金罢了,没什么可炫耀的。

但如果翻翻旧闻,你便会赫然发现,比亚迪已经悄无声息地干了4年。早在2020年,比亚迪就与中国皮划艇协会携手,致力于龙舟运动的推广和普及,比亚迪也成为“龙舟入奥战略合作伙伴”。那时候谁能预料到,比亚迪会走到今天的地位呢。

还有一件事,也值得为比亚迪点赞。

今年1月份,比亚迪宣布成为2024欧洲杯官方出行合作伙伴。这是欧洲杯首次携手新能源汽车品牌,也是首次携手中国汽车品牌,这无疑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汽车品牌的又一高光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仅限于此,那也不过是又一次普通的赛事赞助而已,完全没必要讨论。

但最近看了比亚迪汽车发布的《奔跑吧,中国足球少年》短片,忽然便对比亚迪肃然起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云飞转发短片,并宣布将邀请百名中国足球少年,亲赴欧洲游学。游学期间,除了现场观赛欧洲杯开幕式。中国的足球少年还将与慕尼黑1860足球俱乐部、青训队伍罗森海姆等进行三场交流和友谊赛。

通过安排三场高质量比赛,比亚迪希望借此让中国足球少年在竞技中体验世界足球的高水平,为热爱足球的中国少年种下梦想的种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足球(男足)一直是国人的一块心病,26年了,却始终陷在1998年黄宏和宋丹丹表演的春晚小品《回家》里那句“中国足球,何日出头”里出不来。

而作为一家中国汽车品牌,比亚迪再次展现了自身的格局和担当,致力于做那些短期内看不到成效,甚至不被理解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和企业价值观的最佳体现。

反观那些时时将卖车挂在嘴边,将企业盈利作为目标的企业,将企业交了多少税、养活了多少就业工人当成企业荣耀的企业,格局高下立判。

当然,类似比亚迪的事情,也有不少企业在干,但是干了不代表用心了,出发点不同,结果往往也会大相径庭。

结语:

当然,比亚迪并不完美,在看不见的冰川之下,比亚迪也做过很多“见不得光”的事情。

但一码归一码,明面上看,比亚迪还是值得尊敬。

比亚迪销量一骑绝尘,也不过是这一两年的事情,但却离不开比亚迪近30年的积淀和厚积薄发。

比亚迪有成本优势、技术优势以及综合优势,打得起价格战,也耗得起持久战,而其他车企经营思路不一样,很多往往只看眼前利益,看不到长远,或动作慢,或各种掣肘。当大家都把视角放在怎么卖好、卖多产品,怎么参与市场竞争的时候,其他方面的考量和投入便会相应减少。

历史评价一家企业,固然会看到其在行业层面的价值和贡献,但那些对企业无足轻重,或者说并有实际效益的投入,却往往会成为评价一家企业的加分项。

在这方面,希望比亚迪能成为行业的又一个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