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过这张照片,1971年11月,中国重返联合国之后,坐在中国代表团排头第一位的乔冠华仰天大笑,充分显示了新中国的自信与志气,也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喝彩。此后,乔冠华连续6次出任中国代表团团长,后来又担任了外交部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1976年12月,外交部长乔冠华却突然被撤销了一切职务,并被隔离接受审查。时任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的黄华被紧急召回国内,接替了乔冠华的职务。

但黄华却没有什么新官上任的喜悦,而是感到一头雾水。毕竟乔冠华是他的老前辈,这么多年来工作兢兢业业,作出了那么多贡献,怎么就突然被撤职了呢?黄华对来迎接自己的李先念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李先念却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自己的耳朵,黄华恍然大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乔冠华究竟有着怎样的贡献呢?又为何会被撤职呢?李先念这番动作又是什么意思呢?

乔冠华出生于一个开明士绅家庭,早年曾在私塾学习传统文化,后来又在日本、德国留学过。全面抗战爆发后,乔冠华毅然放弃了在欧洲的优渥生活,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乔冠华在廖承志的介绍下正式入党,此后长期为我党做宣传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乔冠华随周总理参与了一系列外事活动,最后自己也能独当一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乔冠华最“春风得意”,也是最著名的一个瞬间,就是联合国大会上的“乔的笑”。这个看似轻松惬意的场景背后,其实有一段辛酸的故事。或者说正是因为前面憋屈的太久了,此时乔冠华的大笑才显得如此畅快。

可以说,之前“憋屈”的国家不仅是我国,还包括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乔”的笑不仅是中国人心态的真实体现,也是当时广大第三世界人民的心声。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被台湾当局的代表窃据。台湾当局自不必说,长期依附于美国,在投票中也往往与美国保持一致。英法两国虽说有时也和美国有分歧,但本质上代表的也是发达国家的利益,几乎不会为第三世界发声。而苏联在赫鲁晓夫上台后也日益趋向大国沙文主义,并且和我国的关系也恶化了,经常针对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在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之前,中国的合法利益已经在联合国中被压制了二十多年,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合法权益也被压制了二十多年。

而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就已经明确表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那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随着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上升,第三世界国家都逐渐意识到,中国是唯一一个不搞霸权主义,真正愿意为他们发声的大国。因此在中国重返联合国后,以乔冠华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怎么可能不兴奋,第三世界国家的代表们又怎么可能不欣喜若狂呢?

乔冠华代表团团长的位置是毛主席亲自指定的,毕竟乔冠华既会写文章,又会搞演讲,无论是文笔还是口才都是顶尖的。并且他学识渊博,中西贯通,能熟练使用英语、德语和日语等数门外语,之前又曾多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活动,其能力得到了中外媒体的一致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1年11月9日,乔冠华率领中国代表团从北京出发,经巴黎前往纽约,参与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代表团在巴黎停留时,有记者询问乔冠华是否对中国重返联合国感到意外,毕竟之前二十多年新中国都被排除在联合国活动之外,如今几天时间内不但恢复了合法席位,还恢复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在许多人看来确实比较突然。

乔冠华回答道:“我一点都不觉得突然,用中国的成语来说,这叫水到渠成。”随后他又调侃道,有的国家的外交政策并不是现实主义的,而是像鸵鸟一般往沙子里钻,自以为聪明,但实际上屁股露在了外面,只能被人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乔冠华的这番回答确实十分得体,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完全有资格重返联合国这一点。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这件事看似是由短短几天的讨论和投票决定的,实际上是由新中国这么多年来的发展决定的。

正是因为新中国发展迅猛,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在朝鲜战争中打疼了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让世界各国看到了中国的实力,中国的使命和担当,大家才愿意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同时赶走了台湾当局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乔冠华所说的“有的国家”,显然就是指美国。美国当初一直阻止中国重返联合国,但终究还是没能阻止,如今眼看无法改变局势,只好采取“鸵鸟政策”,对此事视而不见。

因此乔冠华才会如此调侃美国:就算像鸵鸟一样躲起来,也无法改变既成事实。但乔冠华也没明说是哪个国家,这让美国人想反驳也说不出口,否则就是不打自招了。

11月15日,团长乔冠华、副团长黄华带着中国代表团意气风发地走进联合国会议大厅。礼宾司司长亲自为乔冠华拉开了椅子,当乔冠华坐下后,早已等候多时的记者们立即涌了上来。一名记者询问乔冠华道:“乔先生,你坐上这把椅子有何感想?”

乔冠华没有说话,而是仰面哈哈大笑起来。记者有些奇怪,又问了一遍,乔冠华笑道:“我刚才不是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名摄影师抓住了乔冠华哈哈大笑的瞬间,拍下了那张后来闻名世界的照片,也让“乔的笑”登上了诸多报纸的头版头条,这张照片也获得了新闻摄影普利策奖。

这张照片之所以如此著名,除了与乔冠华的个人魅力有关之外,也是因为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如果不了解背后的历史,那这张照片就只是一张普通的“大笑照”而已。只有明白了新中国当初被联合国排除在外的历史,才能理解此刻乔冠华的笑有多么畅快,多么解气。

此次大会上,乔冠华上台演讲,再次赢得了现场代表,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代表的集体喝彩。乔冠华的演讲朴实无华,却打动人心:“中国现在不做,将来也永远不做侵略、颠覆、统治、干涉或欺侮别人的超级大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在那个美苏冷战的时代,乔冠华的发言是一股清流,也给广大热爱和平的人民带来了希望。乔冠华充分展现了中国和平共处的意愿,让联合国成员们第一次看到了一个不愿称霸,不愿扩张的大国形象。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乔冠华也参与了接待工作。周总理在尼克松访华前作了大量安排,起到了关键作用,但乔冠华在此事中的贡献也不应被遗忘。他的重要成就,就是“乔基会谈”的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尼克松作为美国总统,更多的时候是参与仪式性活动,展现美国加强合作的意愿,而具体事务则主要由国务卿基辛格与乔冠华商议。而当时双方争论最激烈的一个点,也是中美两国的核心分歧之一,就是台湾问题。

当时美国虽然已经决定推进中美关系正常化,但又想“脚踩两条船”,同时保持与台湾当局的官方联系,多次重申美国与台湾当局之间的“合作”关系。因此在台湾问题的措辞上,美国总想含糊其辞,将台湾作为一个“国家”来看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乔冠华据理力争,引用大量文献要求美方必须明确措辞,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这一点上中方绝不让步。而基辛格也不愿退让,谈判一时陷入僵局,现场气氛紧张起来,此时乔冠华喝了口咖啡,以拉家常的语气对基辛格说:

“博士你出生于德国,而我在德国留过学,我们是有共同点的。但哲学方面我喜欢黑格尔,而你喜欢康德,这可能是我们有分歧的原因吧。”

基辛格不禁笑了起来,也对乔冠华的哲学功底感到佩服。最后美国还是在谈判中让了步,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是新中国外交领域的重大突破。后来基辛格回忆此事时也不禁感叹:“乔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不好对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正是因为乔冠华才华横溢,又在这一系列重大事件中为我国外交作出了贡献,他才能在1974年11月接替姬鹏飞担任外交部长。然而短短两年后,乔冠华就被撤职并隔离审查,这又是为什么呢?

乔冠华的能力自然是足以胜任外交部长的,因此被撤职是因为其他方面的原因。这还要提到乔冠华在那段特殊时期的经历,他在特殊时期开始时遭到过冲击,后来又在周总理的建议下被起复。

但在1973年以后,乔冠华还是参与了一些后来被否定的活动,还公开发表过一些不恰当的言论,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虽然他后来也进行过自我检讨,但还是没能完全消除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乔冠华参与这些活动是一时糊涂,还是身不由己,因为缺乏具体的证据,我们也不能下定论。但在特殊时期结束后,舆论确实对他很不利,有些人认为他也应该对特殊时期的某些事情负责,因此中央只能让黄华来接替他的职位。

因此黄华对李先念提出疑问后,李先念才没有回答他,只是指了指耳朵,这意思就是让他不要问,听就好了。因为那段历史确实比较敏感,很多事情难以细说。乔冠华的事情也很复杂,很难准确定性,因此对于黄华而言,还是只听不说比较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被隔离审查期间,乔冠华颇为郁闷。后来虽然恢复了自由,但又被查出患了肺癌。他接受了治疗,但身体还是每况愈下。不过此时中央作出了不追究他责任的决定,还让乔冠华继续在外交战线中工作。

乔冠华得知后十分激动,表示还要再为国家做出些贡献。此后他担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的高级顾问,又撰写了不少外交回忆录。1983年9月,乔冠华去世,他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当年文天祥留下的诗句,而乔冠华也完全配得上这句诗。虽然他晚年做过一些错误的事情,但不能因此否认他的巨大功绩。他为中国外交作出的贡献将和那张著名的“乔的笑”一起,被世人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