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但有时不用多少时间,也能真正看清一个人,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皮定均跟罗瑞卿没有共过事,却能顶住压力,主动伸出援助之手,给予众多照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4年年底,腿疾严重、身体虚弱的罗瑞卿,在周总理等人的关照下,终于出狱。当时主持军委工作的小平同志,通过张爱萍给罗瑞卿传话,写个报告上来,其他什么也别讲,就说去福建治腿的事。张爱萍还告诉罗瑞卿,福建民间素有治疗骨科的秘方,医生的技术不错,去那看看好。

因此,罗瑞卿携妻来到了福建。罗瑞卿虽然出了监狱,但一举一动还是受到某些人的关注,各方面都受到限制。他去福建,不但没有医护人员随身照顾,还不允许他的两个孩子一起南下照应——只允许去一个。

罗瑞卿到福建前,福建的各方面领导,就被人打好招呼:“他只是释放管制出来养病的,问题还没有查清,不许称首长,不准称同志,更不准让他会客。”但以福州军区司令皮定均、福建省委书记廖志高为首的福建领导干部群体,对此置若罔闻,将罗瑞卿夫妇奉为上宾,热情招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称罗瑞卿为首长,称郝志平为同志。罗瑞卿夫妇的福州居所,跟廖志高一家在同一个院子。皮定均携妻,也是三天两头来看望。

罗瑞卿夫妇在福州的待遇,远比北京好得多。皮定均、廖志高给他们配备了汽车、警卫和服务人员,一切都安排得非常妥当。罗瑞卿的腿疾问题,也没被忽视,得到高度重视:福建最好的骨科医生,被请来给他做治疗。

到福建后,因为皮定均、廖志高等同志的关心照顾,罗瑞卿夫妇从身体到精神,都得到极大的放松,感到相当愉悦。从北京到福建,真的好似换了个人间。

出狱在北京,他们原来的家早就没了,只能住在招待所,什么文件都不给看。到福建了,皮定均、廖志高把他们当同志、当老首长看,没有什么回避遮掩,文件、报纸、内部参考消息等等,都让人送去。

那段时间,罗瑞卿经常不无忧虑地对妻子郝志平说:“皮定均这样关照我们,在政治上是要冒很大的风险啊。”皮定均也知道,但他不在乎,他知道远在北京的张爱萍等同志,之所以把罗瑞卿夫妇安排到福州,就是因为相信自己的人品,自己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江青等人唆使福建的代理人,找罗瑞卿的麻烦时,皮定均立即出面,让人把罗瑞卿夫妇接到军区生活,并对那些人说:“他们是军委送来治病的,你们管不着!”最后,那些人连罗瑞卿夫妇的面都没见到,就悻悻而归了。

1976年年初,政治风暴再起,局势再次变得扑朔迷离,尤其是在周总理去世后,有识之士们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赋闲治病的罗瑞卿也忧心忡忡,时常跟皮定均交换意见和想法。

皮定均将自己了解到的地方和军队的情况,告诉罗瑞卿:“现在形势非常复杂,接下来会发展成什么样,谁也说不定。很多老同志在北京,弄不好一下就被他们全搞住,那就不好办了。”罗瑞卿千头万绪,想不出当下该怎么办好。

最紧张的时候,皮定均告诉罗瑞卿,自己准备把队伍拉到山上:“我们抬着你,你来指挥,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皮定均这是完全把罗瑞卿看作主心骨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惜,这样的一个好同志,在1976年7月7日的一次军事演习中,不幸遇难殉职,年仅62岁。当时罗瑞卿还在福州,他神情悲恸,轻抚着由党旗覆盖着的皮定均骨灰盒,默然无语,久久不肯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