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8年的淮海地区战役中,解放军俘获了一批敌军士兵,在这些人中,有一个自称是上尉文书的低级军官引起了我军的注意。

这个男子自称是方正馨,只是一个普通的上尉。按照当时解放军的优待政策,应该是打回原籍,或者是重新编入我军。

但让人意外的是,这名军官被俘后,竟然很快就被送往了北京,关押了整整二十七年之久。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当时我军在押送登记这些敌军的时候,观察到方正馨在一群战俘中显得格格不入,他穿着新棉袄,手腕上佩戴着一块金表,胸口还别着两支美国的派克钢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光耀耀生辉,整个人神采飞扬,一点没有战俘的颓靡潦倒之气,完全不像是一个普通文书。

我军上级领导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寻思片刻便让人把他关押到敌军高级俘虏的阵营中,并让人密切观察他的动向,尤其是和敌军的其他高级俘虏的接触。

果不其然,当天晚上,就有一名敌军的团长唐铁冰偷摸地找到方正馨,两人在屋里窃窃私语着,具体的谈话内容观察员并没有听清。

只知道,谈话到了最后,方正馨很不耐烦地打断了唐铁冰,低声斥责了一句:“够了!别再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作为团长的唐铁冰竟然没有生气,反而噤若寒蝉。

这件事情让我军更加确定方正馨身份的非比寻常。

次日凌晨,我军上级领导将唐铁冰单独提出来问审,在经过严厉的审问后,终于得知方正馨的真正身份。

原来他正是淮海战役中被歼灭的敌军兵团司令员黄维,当时我军获得的情报是,战争结束后,黄维就失踪不见,虽也派出人员搜查,却是遍寻无果。

没想到黄维竟然伪装成了低级军官来逃避搜查,可惜行事太过张扬,导致身份暴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黄维就被送往了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但黄维性格执拗,倔强顽固,没有丝毫的悔改之心。

这也导致了他在管理所改造了27年才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赦。

而和他同批进来改造的敌军将领,有很多在三五年内就已经被赦离开管理所,而只有黄维不肯承认错误。

而黄维这种偏激执拗的性格,从他以前经历的一些小事上就能看得出来。

黄维是黄埔军校的一期毕业生,曾在多次对外战争中表现英勇,因此很受国民政府的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5年1月,国民政府这边所派出的俞济时将军的部队,在浙赣边打败了刘畴西所率领的红10军团。刘畴西、方志敏等重要干部被捕。

俞济时和刘畴西同黄维一样都是黄埔一期生,但俞济时对刘畴西一点也没有顾念同窗之情。当士兵将衣衫褴褛、冻得脸都发紫的刘畴西带到身穿貂皮大氅,烤着炭火的俞济时面前时。

俞济时优越感顿生,两眼不屑地看着昔日的老同学,没有说一句话,傲慢地挥挥手,就让人把刘畴西押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这件事让黄维知道了,对俞济时很是不满,直接奔到他的面前,不留情面地指责说:“天那么冷,你也该叫老同学吃顿好饭,穿件棉袄吧!大家同学一场,你也太狠心了。”

还有一次,黄维负责缅甸战后部队点检的任务,当时杜聿明所率领的远征军损失惨重,唯恐上面怪罪,便想着能够贿赂讨好一下黄维,期望他可以给自己留点面子少报一些损失。

为此杜聿明特意大办宴席,为黄维远道而来,接风洗尘。但宴会上,黄维看着这么多酒菜,脸色顿时沉了下去,抿着嘴不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聿明的部下想要活跃一下气氛,便主动搭话:“最近这几天还真是上天庇佑,没有生什么大的乱子,不知道黄长官那边可还事事顺心,幸有政府的英明领导呀!百姓安居乐,风调雨顺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个部下本来是没话找话想打破沉默的尴尬,却没想到,这些话正触到了黄维的烦心事上,顿时,黄维脸色铁青地反问:“风调雨顺?我老家江西正闹着水灾,哪里来的风调雨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杜聿明听后,以为他是借机索要钱财,便脑子活络地上前问:“不知道将军是否需要我们给出一些赈灾款给您的老家?这些我们自然是愿意为将军分忧的,只是···你看,将军能不能也开开恩,在这次点检时,少报一些伤亡。”

听到这,黄维就是再糊涂也知道今天这场宴席的真正意思,黄维气得怒拍桌子,饭也没有吃一口,起身拂袖而走。

杜聿明看到这,私底下忍不住骂了一句:“书呆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黄维书呆子的外号是一直都有的,他为人光明磊落,不失君子风度,一直奉守儒家的君臣之道、忠臣良将的说法,很多时候,行军打仗反而有些“墨守成规”。

因此不免被人批评“书呆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