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猫治理是超大型城市治理中微小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社区中随处可见的流浪猫已经成为市民身边的热议话题。

在黄浦,去年7月至今共计收到流浪猫相关12345热线工单61张,反映的主要事项有流浪猫扰民要求驱赶、流浪猫过多导致环境卫生问题、制止喂养流浪猫行为、对流浪猫提供救助收治、咨询流浪猫救助机构信息等。

6月14日下午,一场关于“流浪猫”的百人大讨论在黄浦区政务服务中心展开,社区居民、物业、社区干部、爱猫人士和社会公益组织等齐聚一堂,相关职能部门、专业人士、法律人士、媒体观察员等也来到现场,共话身边“喵星人”。

创新社区治理,让“流浪”止于这一代

征询活动中,各方人士基本认同流浪猫已经成为城市社区环境的一部分的现状,也从各自视角阐述了流浪猫问题的成因和对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浦桥街道汇龙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丁文亮分享了汇龙新城小区持续五年开展流浪猫治理行动,成功打造宠物友好社区新样板的经验。

汇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动员组织社区爱猫人士、居民骨干,组成了“汇龙社区流浪猫TNR+群护认领志愿服务队”。借助社会组织与企业的专业力量,为志愿服务团队赋能,通过绝育疫苗、群护救助、认领行动三个层面制定流浪猫救助计划。

项目资金筹集方面,采用自发募捐和社会层面公益创投申报项目争取资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筹集。团队协商制定《汇龙社区流浪猫TNR+群护认领志愿服务队职责与规范》,明确服务职责、规范救助行为。在正式开展行动前,拟定行动预案,商讨具体细节与群护措施,同时为志愿者配备统一服装、防护手套、消毒纸巾等,和宠物医院做好绝育对接工作。

通过实施科学TNR(抓捕、绝育、放归),小区流浪猫数量基本得到控制,居民投诉显著减少。通过建立标准化群护体系,在小区偏僻位置设置爱心喂养点位,控制好人猫距离,在防止安全事故的同时,有效缓和了居民矛盾。通过线上线下多平台拓展领养途径,累计有16只流浪猫被领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确保每一只流浪猫都及时绝育,同时动态了解是否有新的流浪猫进入小区,汇龙居民区引入了“街猫”黑科技,通过装有监控摄像头的喂食猫屋和手机客户端,服务队实现了对流浪猫的24小时远程监测、科技喂养及云撸猫等功能,基本杜绝喂食剩菜剩饭情况,同时降低一次性饭盒使用率。小区流浪猫数量从2018年的58只减少到如今的15只。

通过社区基金会平台,实现宠爱有“方”

外滩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2023年8月成立的上海外滩社区基金会,通过“治理+公益”链接更多资源助力推动解决民生问题,是外滩街道进一步整合区域化资源的新尝试,也是推动社会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的新突破。

为响应“上海市文明养宠三年行动”,凝聚社区居民文明养宠共识,有效防范因流浪动物造成的公共安全风险隐患,2023年9月,基金会社区治理类——“宠物友好社区”项目被诞生在黄浦的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认领。

作为一家有“宠物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该公司联合云宠宝,向上海外滩社区基金会定向捐赠一批物资,用于协助街道对社区流浪动物进行科学救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区基金会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宠物友好社区”项目全程发挥社区优势,创新服务方式,持续满足多样化与个性化的群众需求。2023底,外滩街道流浪动物“TNR”项目启动,在外滩街道瑞福小区试点,随后在光明中学、山北居委、宁波居委、山西居委、汉口居委等逐步开展。

有序开展的“TNR”计划,一堂堂生动的科普课程,一次次热闹的宣传活动和免费的医疗咨询,让小区内的流浪猫数量得到了明显控制,也改善了社区关系。

“我们相信通过社区基金会这个枢纽平台,能让更多爱心力量加入进来,让宠物饲养与文明先行走出一条宠爱有‘方’的道路。”外滩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记者获悉,“大城‘小’事”是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汇聚社情民意,提升基层治理裉节难题的破解能力、加强基层工作赋能支撑的重要工作。

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将及时梳理市民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社区治理难题,会同相关部门、区委社会工作部,继续以专题征询活动的形式呈现基层“金点子”,持续推动点上经验总结、面上案例复制,将“金点子”转化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的“金钥匙”,形成上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金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