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柳青情”志愿服务队为游客制作吴堡手工空心挂面。

在黄河之滨、榆林东南端的吴堡县,活跃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以柳青精神为引领,以文明实践为媒,广搭志愿服务舞台,“身影”遍布寻常巷陌、山河之间。这支队伍就是“柳青情”志愿服务队。

吴堡县柳青文化研究中心“柳青情”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1年3月,由民俗歌手丁文军、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张永强和杨晓娜、陕西省人大代表秦彩彩等20余人组成。两年来,他们依托吴堡县柳青文化园,累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10000余次,受益群众20多万人,力求通过志愿服务力量宣传、讲好吴堡故事,助力家乡发展。

2023年8月28日,在“榆林好人”十年盛典暨第九届榆林市道德模范和第十届“榆林好人”颁奖典礼上,“柳青情”志愿服务队荣获第十届“榆林好人楷模”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堡县“柳青情”志愿服务队荣获“榆林好人楷模”称号。

此外,“柳青情”志愿服务团队参与的吴堡县柳青故里话文明志愿服务项目荣获陕西省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奖,《宣讲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获评陕西省文明实践微宣讲二等奖,“柳青情”志愿服务项目获得榆林市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吴堡县柳青文化研究中心也被陕西省委宣传部命名为2022年学雷锋活动示范点。

用心细化提升景区服务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光临柳青文化园,我是景区讲解员。您所在的位置是吴堡县寺沟村,是柳青的故乡……”说起柳青,秦彩彩打开了话匣子,在她的讲解下,柳青传奇的一生得到了再现,里面既有他曲折的奋斗史,也有他对崭新生活的希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堡柳青文化园景区讲解员秦彩彩(左一)为游客讲解柳青。

秦彩彩与薛田甜、王建建、杨晓娜组成了“柳姑娘宣传队”。她们既是讲解员,又是志愿者,每天都以饱满的热情为来自各地的游客讲解柳青,分享吴堡的风土人情。吴堡的沟沟峁峁,她们都能说出一段故事,讲出一段往事。许多游客听完感慨道:“原来吴堡是这样的。”

关于吴堡,她们总能讲述得十分精彩。这凭借的是背后的一股子“狠劲儿”:担心讲解时发音不标准,一有时间就反复练习;克服内向的性格,有意识地多参加社会活动;为储备更多知识,她们利用休息时间,广泛翻阅权威书籍和史料,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灵活改进讲解技能。

自2020年开园以来,柳青文化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万人次参观学习。为做好接待工作,志愿服务队队员热情耐心地对待每一位游客,在为他们义务讲解的同时,还免费提供绿豆小米粥、手工空心挂面、雨伞、充电器等,以细致入微的服务赢得了游客的广泛赞誉。

在“柳姑娘”看来,作为一名讲解员,自己工作的价值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能走近吴堡、了解吴堡,游客的满意就是她们最大的快乐。

用力创新志愿服务载体

“吴堡的山,吴堡的水,吴堡的特产实在美……”一则用吴堡方言推荐家乡土特产的短视频,引起网友持续关注,为家乡“上分”不少,累计观看浏览量达到600多万人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堡“柳青情”志愿服务队借助短视频直播推荐宣传吴堡的美景美食。

镜头里,三位女性手捧吴堡青梨、手工空心挂面、蚕桑等吴堡县特色农产品轮流上场,搭配着押韵的台词、亲切的方言,一份延绵、质朴的情感被瞬间激起,吸引一大批全国各地的游客专程前来吴堡游玩。

“柳青情”志愿服务队借助短视频,成功打开家乡“出圈”新景观:通过运用快板、民歌、绕口令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定期在抖音号、微信视频号拍摄录制视频,推荐宣传吴堡的美景美食、生活习俗、风土人情,让隐蔽的家乡特色得以充分展示。目前,这支志愿服务队共创作宣传视频1000余个,在快手、抖音等平台拥有粉丝100多万,视频浏览量突破一亿。

丁文军是吴堡籍“草根”歌手,他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和才华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作为“柳青情”志愿服务队队员的他,将家乡的“好人”“好事”“好景”“好品”“名吃”“地标性建筑”等融合在自己作品中,成功把乡土景观转化为鲜活的视听元素,收获了众多网友的喜爱。他演唱的《艄公谣》《赶牲灵》《们吴堡》《一把挂面不零卖》等歌曲先后登上央视,将家乡的特色资源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因为这份家乡“实录”,一个清新自然又富有人情味的吴堡呈现到众多网友的眼前,吸引更多的人驻足欣赏“美丽吴堡”,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我们成为一个小‘窗口’,为美丽的家乡代言,展示宣传家乡美好形象,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更是骄傲和荣光!”“柳青情”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吴堡“柳青情”志愿服务队义务给村里老百姓卖小米、挂面等农特产品。

用情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从横向到纵向,从心动到行动,“柳青情”志愿服务队还积极弘扬奉献精神,用一项项志愿服务行动诠释志愿服务的内涵:与吴堡县各中小学校联合开展了“柳青故事”主题读书活动、柳青文化故事进校园公益活动;开设“文学陕军”免费读书专区,让柳青文化园变“只参观不阅读”为“可参观可阅读”;利用业余时间帮助村里老人维修手机,教他们下载手机软件等,满足广大老年人对智能手机的使用需求;义务给村里老百姓卖小米、挂面等农特产品增加收入……

“在县文旅局的统筹组织下,我们坚守在柳青的家乡寺沟村,讲好柳青故事、吴堡故事,当好柳青文化园的守护者。”吴堡县柳青文化研究中心“柳青情”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张永强说,他们将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创新方法载体,让志愿服务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品牌化,更好以志愿服务助力家乡发展。

(吴堡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