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专栏以“讲解+范文+干货”的形式,研究各类公文撰写方法及技巧,帮助您解放双手,提高工作效率。要想看得更多,请快快关注我吧!(全文节约2500字,阅读约需15分钟)。

按照专栏设计,今天研究如何写好研讨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写高质量的研讨发言,一般要把握三性:

第一,思想性。研讨发言不是工作总结,也不是调查研究,而是对工作的前瞻性思考、理论性研究,大多以思想性见长。如果没有思想,研讨发言就会言之无物,无论怎么用词都是“老生常谈”,只有思想领先,才能做到说法,让人听后才能耳目一新。

第二,层次性。研讨发言必须有层次,无论是表达思想还是搭建思维框架,如果没有层次,研讨交流发言会显得杂乱无章,也让人无法认同,更不会对工作有所帮助。因此,撰写研讨交流发言,必须要有层次。

第三,指导性。研讨发言的目的是为了服务工作、指导实践,任选研讨脱离了实践工作,发言再精彩、语言再精练也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因此,研讨发言一般都要有指导性。

围绕“三性”要求,撰写研讨发言,必须锤炼思想,划分层次,结合实际。下文针对学习教育现阶段的任务,提出“持续抓”的思想,梳理出“抓好切入点,持续抓好学习;抓实关键点,持续抓好落实;抓住结合点,持续抓好融入”,层次分明,对开展下步学习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撰写过程中,为了使研讨发言更加精彩,讲起来朗朗上口,撰写过程中,采用了大量的修辞,比如:“松口气”、“歇歇脚”、“停一停”;学习不断档、教育不断线、过程不脱节(三不);规范一日生活秩序、办事办会程序、统筹协调顺序、轻重缓急次序(四序);向实践转化、向工作融入、向岗位扎根(三向);找准着眼点,抓住关键点,扭住发力点(三点),单打独斗、“自娱自乐”、自我循环;听他人忏悔、想别人过错、思个人行为等等,大家可以借鉴使用。

(说明:为使大家更能深刻理解讲话稿的内在逻辑,学会写作技巧,在每节最后撰写写作分析,大家可细心揣摩。)

1.抓好“切入点”,持续抓好学习

学习教育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规定动作有成果,创新动作有成效,但是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停一停”的想法,个人要持续学习,单位要严密组织,过程要有力有效,形成常态抓、常态学的良好态势,推动学习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