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矛盾突出、人心不齐的移民社区,蝶变为超5年无信访、矛盾调处率达100%的善治社区,楚雄市鹿城镇栗子园社区已先后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等5项国家级表彰。循迹溯源,其中蕴藏着促治促干、使移居进一步向宜居迈进的“清廉密码”。

栗子园社区是2006年青山嘴水库建设搬迁实行城市楼房安置的纯移民安置社区。社区有1900多户8000多人,分别来自2个乡镇4个村委会,包括汉族、回族、彝族、苗族、傈僳族等16个民族。由农村进城市、由农民变市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迅速发生改变,矛盾不断,纠纷频发。

“刚搬来时群众矛盾多、诉求多,社区干部疲于调解各种矛盾纠纷和信访处理。”栗子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回忆。

楚雄市纪委监委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和表现,由点及面探究以高质量监督促进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路径,提出做实“访调诉处”一站式服务,督促栗子园社区以组织体系化、阵地便民化、发展多元化、队伍专业化、服务精准化、治理协同化“六化”优服务,推动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三官一师”进社区,成立楚雄市第一家社区法庭,推动“钉子案”“骨头案”息诉化解,实现“大事不出社区、小事不出楼栋”。

群众明白、干部清白,栗子园社区从“问题社区”转变为“无访社区”。

多年来,楚雄市纪检监察机关持续探索助力社区治理的好办法。

紧盯“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结合清廉村居建设,楚雄市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后期扶持政策落实情况专项治理、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办成了一批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好事实事。

“要让移民群众真正成长为市民,定得下心来,主要还得提高就业率,让群众有活干、有事做。”在监督推动下,社区除了引导群众外出务工、开旅社、搞餐饮、跑运输、揽工程、办实体外,还通过引领创办手工作坊和跨社区发展“飞地”经济等方式,不断创造创业就业机会。

社区搭架子,居民赚票子。目前,社区建成的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群众需求与就业服务无缝衔接,社区居民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2023年,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60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从搬迁时的3264元增加到2023年的1.8万余元。

群众的就业问题解决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纪检监察机关又将目光放到了如何管好用好移民产业效益资金上。按照安全、规范、有效的原则,鹿城镇纪委建立移民后扶资金使用安全监督保障机制,从居务监督、“三资”管理等方面对小微权力进行规范,不断强化集体经济项目立项审批、资金拨付、产业发展等重要环节的监督。

“我们集体资产对外承租的租金,全部由租户直接汇入镇村级财务管理办公室账户,主要用于支付社区的物业管理、公共设施维修维护等,实行专账管理和统一支付。各项目资产收益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原则建立台账,每笔资金都可查证、可追溯。”社区会计介绍。

“切实守好集体家底,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展望未来,社区干部目标明确,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龙劲存 通讯员 邓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