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唯一的女儿张闾瑛,从出生起就注定她的婚事备受关注。等张闾瑛到了待嫁的年岁,前来提亲的豪门络绎不绝,但是张闾瑛却有自己的坚持,她说:

“要嫁就嫁布衣。”

那么张闾瑛得偿所愿了吗?她的婚姻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6年张闾瑛出生在东北的大帅府里,父亲是张学良,母亲是于凤至,张闾瑛是长女,也是张学良唯一的女儿。张闾瑛从出生起就备受关注,大帅府里的人都对张闾瑛十分地宠爱,张作霖也不例外。

张学良夫妇十分注重孩子的文化素养,张闾瑛小的时候便能背诵多首诗文,除此之外张学良夫妇对孩子的艺术培养也十分注重,张闾瑛从小便跟着当时有名气的画家学习画画,比如齐白石、张大千等等著名画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张闾瑛从小就处在爱的包围中,但张闾瑛却不骄奢放纵,反而谦逊有礼、勤奋好学,是个知书达理的千金小姐。但张闾瑛却与一般的小姐有所不同,她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果断拒绝自己不喜欢的生活。

1928年张闾瑛的爷爷张作霖被日军炸死,1933年张闾瑛的弟弟张闾琪得了败血症不治身亡,张闾瑛也更加珍惜与亲人的感情。

1933年张闾瑛拒绝了财务部长孔祥熙家来的提亲。孔家是民国四大家族之一,而孔祥熙的夫人是“宋氏三姐妹”之一的宋霭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祥熙

张家与孔家可谓是门当户对,许多人都对两家的婚事出于默认态度,但是张闾瑛在得知后却直接拒绝了与孔家的联姻,更是直言,

“要嫁就嫁布衣。”

张闾瑛对孔祥熙的儿子孔令侃有所耳闻,孔令侃常年混迹风月场所,对女人来者不拒。嫁给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婚姻幸福呢?

且张闾瑛在父亲与母亲的包办婚姻中,看到了许多不幸。大家族的夫人表面上很是风光,可私底下却只能委屈自己,张闾瑛不想过那样的生活。

她想自由选择,过自己想过的一生。所幸张学良也尊重女儿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年张学良一家到欧洲考察后,张闾瑛决定出国留学,张学良见国内形势愈加严峻,再加上与孔家联姻失败,便把妻儿都留在国外。留学期间,张闾瑛认真学习,精通了七门外语。

1936年意大利支持日本,于凤至不得不带着儿女到英国继续留学。但此时的英国也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张闾瑛的弟弟张闾珣在接连不断地轰炸中,神经高度紧张,得了精神病。

同年张学良因“西安事变”被囚禁,一家人再难团聚。但更不幸的是,后来在1954年与1958年四年间,张闾瑛的两个弟弟也相继离世了。

在英国哥伦比亚大学深造期间,张闾瑛结识了陶鹏飞。陶鹏飞是东北大学的首批留学生,为人处世十分稳重,更是才华横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闾瑛与陶鹏飞在逐渐地相处中彼此心生好感,互相爱慕,最终走到了一起,两人于1941年正式结为夫妻,举办了一场简单普通的婚礼。

陶鹏飞的家庭十分普通,与过往向张闾瑛家提亲的人家自然无法相比,但是他们之间的感情却是十分深厚,彼此间互相尊重,是平等的爱人。张闾瑛与陶鹏飞的婚姻生活也一直都很幸福,彼此相伴到白头,恩爱一生。

张闾瑛结婚的消息也传到上层社会里面,许多人对张闾瑛的最终选择,表示不理解,有的人甚至对张闾瑛嫁给了一个平民嘲笑不已,想看张闾瑛的笑话。但张闾瑛对这些嘲讽并不在意,而且两人最后的婚姻生活也打脸了那些不看好两人婚姻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凤至

尽管外人不看好两人的婚事,但是张闾瑛的家人却尊重张闾瑛的选择,张闾瑛与陶鹏飞的婚礼也是在于凤至的见证下完成的。

后来他们一家来到美国,陶鹏飞在美国大学任教,张闾瑛则继续深造学习。

于凤至则因忧虑过重,身体出了问题,得了乳腺癌,张闾瑛则一直陪在母亲身边,安慰她、鼓励她。

于凤至一直想救张学良,为此打算先做生意,看能不能花钱将张学良赎出来。但是要在国外做生意,就得先学习他们的语言,因而于凤至就先学起了英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闾瑛知道母亲的想法,很是支持她,给她请来了家庭教师。最终于凤至成功掌握英语,还学习了投资,开始在美国做起了生意,日积月累,挣下巨额的钱财。

但于凤至从始至终都只有一个最终目的,正如她所说的那样:

“救汉卿(张学良的字),我要奋斗到最后一息”。

1961年蒋介石邀请海外知名华人学者参加“阳明山华裔学人研讨会”,张闾瑛夫妇受邀在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张闾瑛收到邀请函后,就先将这件喜事告诉了母亲,但由于于凤至身体和身份都不能前往台湾,因而于凤至只得将所有的希望放到女儿女婿身上。

张闾瑛夫妇来到台湾后,就率先提出探望了张学良的请求。台湾当局对此很是尴尬,于是上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得知后,甚是恼怒,责怪手下人办事不力,并拒绝了张闾瑛夫妇的请求。

但张闾瑛面对蒋介石的拒绝并未放弃,反而四处找寻父亲的好友帮忙。张学良女儿来台湾的事也传了出去,各路媒体纷纷报道,同情张学良父女,一时间舆论哗然。

但就算是这样,蒋介石也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被囚禁的张学良也从一份报纸上得知了女儿来台湾的消息,十分高兴,便提出想要见女儿一面的请求,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复。

张学良并未放弃,辗转托人找到了与蒋介石亲如手足的张群。最终在张群的求情下,张学良父女有了一个小时的会面时间。

二十多年的分离,两人都变化巨大,岁月在身上雕刻的痕迹是彼此都未曾见证的。父女俩彼此看着彼此,似乎要看尽过往彼此错过的日子。

张学良看到女儿女婿过得幸福,很是欣慰。张学良也得知了于凤至为他积攒了亿万财富,他久久看着于凤至的照片,并不言语。

张闾瑛回到美国后,就立马将自己与父亲见面的细节讲给母亲听,于凤至听完后,感叹说“人没事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于凤至身体越来越差,张闾瑛就一直陪在母亲身边照顾她。

1990年于凤至去世,最终未与张学良再见上一面,更是未能见到张学良被释放出来,带着遗憾走了。

就仅仅相差两个月,张学良才恢复人身自由来到美国。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逝世,终年101岁。

而张闾瑛也如父亲般,是个长寿的人,如今已经106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闾瑛出身富贵,家人对她宠爱有加,但张闾瑛却并未恃宠而骄,反而谦逊待人。

面对孔家的求亲,张闾瑛坚持自己的想法,坚决拒绝,后来遇上了陶鹏飞,与其相恋结婚,张闾瑛也并未在意陶鹏飞的家世,反而看重的是陶鹏飞这个人的为人处世。

对于家庭一连串变故,张闾瑛也一直坚强面对,陪在母亲身边给予安慰,守护这平凡不易的幸福。对于张闾瑛来讲,家人的平安幸福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