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梳子姐

:6月11日,有网友反映在长春市的一家吉林银行遇到了麻烦事,他母亲取款时被告知需要辖区派出所报备同意才能把钱取出来,这些钱总共不到10万块。

钱在银行里面放着,只能任由拿捏,按银行说的办,等了许久,派出所审核后,在银行窗口成功转账。

银行工作人员给出的解释是,根据辖区派出所要求,取款2万元以上,需要支行工作人员向派出所报备,派出所对客户账户核实后,便可以取款,主要是为了防范电信诈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辖区派出所对此矢口否认,他们说只会核实来源不明的款项,并没有此项规定,正常取款即可。

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自相矛盾背后肯定有人在说谎,要么是银行,要么是派出所,至于是谁在糊弄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类似事情发生的太多了。

今年初,江西抚州一名男子到银行办理业务,准备在窗口取5万元现金,不料银行工作人员让填单子讲明取款用途,他气不打一处来就较上了劲,随后提出一块钱一块钱地取,占了好几个取款窗口。

最后把银行工作人员治的服服贴贴,顺利取走20万块钱。

存款自由,取款就不自由,这是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方。

防范电信诈骗固然重要,但为了一个小概率风险而让大范围人不方便,如此严苛管理的尺度和方式值得商榷。

因噎废食、因小失大,就像当年为了控制病毒传播医院拒接病人、药店不许卖退烧药是一个道理。

类似情况在其他领域也发生过,去年春节期间我本人就亲身经历过一次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大年初一,跟远方的亲人朋友打电话拜年互致问候,这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吧。

结果打了一上午拜年电话,到中午电话就停机了,刚开始以为是欠费,话费充值后还不行,又以为是手机设置出了问题,倒腾半点也没找到原因,最后问到某移动客服,被告知这个号码有诈骗嫌疑,所以给停机了。

过年期间,天南海北打几个拜年电话就会认定成诈骗嫌疑,不得不佩服这种强大的监控能力。

既然如此,就告诉客服只是拜年电话,又是实名办的卡,绝对不会出问题,要求解除停机、恢复正常使用。

邪门就邪门在这里,停机的时候无条件单方决定,解除时则要重新进行实名认证,有一套繁锁的流程,否则就继续停机。

这与银行取钱受刁难是同样逻辑,麻烦是他们制造的,解决麻烦的成本则需要个人承担。

社会需要管理,需要对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等违法行为进行打击,但有两个问题不能忽视,一是管理成本,二是责任主体。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优化提高效率,不是制造出新的矛盾问题,更不是让社会运转复杂繁琐,否则就会劳而无功、出力不讨好。

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笼子并非越密越好,过度琐碎严苛会抑制人的自由表达,降低社会活力,增加痛苦指数。

大禹治水是最朴素的政治哲理,疏通淤堵就是捋顺人心,就是让人得到合法充分的自由空间。

如何打通这些让人心情不爽的堵点,比抓几个诈骗犯更重要。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转发!

-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