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株洲市教育局提醒广大学生家长:

暑假将至 勿忘防骗

暑假临近,同学们在假期利用网络休闲娱乐和学习时,如果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不强,很容易给潜伏在网络角落里的诈骗分子可乘之机,特别是从近期发生的案件来看,中小学生已成为“冒充公检法”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主要被骗人群,且被骗金额较高。为提高广大学生家长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意识,我们在此提醒:

目前,针对学生的主要诈骗方式是以提供免费的游戏皮肤、免费取消防沉迷绑定、免费进行游戏账号代练等为诱饵,欺骗学生添加陌生微信号、QQ号等网络社交账号,随后一般采取下列手段实施诈骗:

1.通过话术获知学生或家长的资金账号(银行账号、支付二维码、验证码等),再通过套取验证码或者通过在手机、电脑端植入木马软件转移账户资金实施诈骗;

2.在诱导学生实施一系列个人账户操作后,自称是“公检法”的工作人员,宣称账号违规操作已被冻结,并触犯了相关法律要对学生家长实施法律制裁,用“拘留”“坐牢”“涉嫌违法犯罪”等用词进行恐吓、威胁学生,然后又从关心的角度提醒学生,要证明没有违规需将钱转入指定账户进行证明,并保证证明完会退回,一旦按诈骗分子要求将钱转入指定账户,就无法再要回钱;

3.在获知学生需要解除网络约束保护手段时(如:解除未成年人防沉迷绑定、解除家长对手机电脑或者游戏账号的管控、消除手机或电脑的使用痕迹等),通过话术引导学生进行转账,声称只是配合走流程,保证会将钱退回,从小金额转账开始,一步一步增加转账金额,一旦学生停止转账要求退回前期转过去的钱时,就会断绝联系,并拒绝退钱。

请各位家长严格管理好自己的网络社交账号和资金账号;尽量不要开启刷脸支付、免密支付、指纹支付等快捷支付方式;教育孩子任何公检法人员都不会采取资金转账的方式来进行办案,也不存在未经家长(监护人)同意要求未成年人协助办案的行为,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话、不添加陌生人的社交账号、不点击不正规的网络链接、不浏览不正规网站,如需进行资金支付需通过家长检查后再进行,切不可私自转账以免受骗。

同时,也请各位家长提醒孩子,不要将自己的社交账号、游戏账号、银行账号(银行卡)、手机卡、身份证等告知、转卖、租借给他人,一旦个人信息被人利用实施诈骗,或因利益诱惑,给诈骗团伙充当“工具人”,从事“吸粉引流”“贩卡洗钱”架设“手机口”等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违法犯罪活动,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将被实施惩戒措施,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

在校学生最常见的违法犯罪行为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主要行为包括:

①非法买卖、出租、出借、假冒他人身份或虚构代理关系开立银行卡、电话卡、电信线路、短信端口等;

②非法制造、买卖、提供或者使用电话卡批量插入设备,具有改变主叫号码、虚拟拨号、互联网电话违规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等功能的设备、软件;

③非法出售、提供个人信息,用于注册或出租、出借互联网账号或帮助他人通过虚拟货币交易等方式转移、隐匿涉案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丨株洲教育

编辑丨刘琰 审核丨曹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