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中将里,有些战绩不突出的将领,授衔并不低,像中将顿星云是其中之一。他解放后只是副军长,凭什么能被授予中将?这让很多战绩高的少将心里能平衡吗?

他被评为中将其实是有原因的,先来看看他的资历和履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顿星云是红6军出身的将领,这支部队很特殊,他主要活跃在洪湖地区。当年在红军时期发生一起事件,很多红6军将领遭遇了不测,剩下的最高将领也只有因伤去苏联治病的许光达,他当时是师长,而顿星云当时只是一个班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0年,红6军和贺龙领导的红3军合并,组建成红二军团。后来,顿星云在红3军担任了排长、连长,又在红二军团担任了营长、团长等职。可以说顿星云是红6军活下来唯一不多的老人了。

抗战爆发后,红二军团被改编成八路军120师358旅,他出任副团长、团长等职;解放时,他又担任了军分区司令、副旅长、旅长。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只是一个副军长,后来才被提拔为军政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顿星云的级别,他可以被授予少将,因为在红军和抗战时期,他的战绩也是一般,而且在解放军时期长期担任旅长,战绩也是不大。为何他在后来被授予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红6军和红二军团出身,因为这支部队后来的职务和战绩都不高,只能提拔一下,许光达是大将中的代表,贺炳炎是上将中的代表,剩余王尚荣和顿星云是中将中代表。如果按照实际战绩和资历,他们都会下降一级,但授衔是要照顾方方面面的,并不只是战绩和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