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杨得志,在对越自卫反击战后,1980年被中央军委点将,出任全军总参谋长。这也是杨得志军事生涯中,担任过的最高军职。在总长岗位上,杨得志一干就是七年,期间参与领导了85年大裁军,对人民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着重大贡献,很受军民尊敬。不过杨老将军是1911年生人,此时已经年过七旬,身体和精力大不如前。军委需要安排一位合适的接班人,来接下总参重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年11月,“后起之秀”迟浩田接到任命,他由济南军区政委,升任全军总参谋长。杨得志知道迟浩田:既参加过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又具备很高的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是新时期很难得的军队人才。对于中央的这个用人决策,杨老将军感到很高兴。11月3日看到正式文件后,杨得志把秘书叫进办公室,询问总参工作交接流程等事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得知迟浩田第二天就要飞抵北京时,杨得志决定亲自到机场迎接。秘书见状,“善意”地提醒首长:您还是不要去了吧,新总长可比您小20岁,过往资历也差得多,哪有您亲自去接机的道理?听到这话,杨得志看了一眼秘书,不是很高兴,又问道:那谁去接好呢?秘书答:安排一位在京的副总长去机场就行,反正后面还有正式的交接大会嘛,到时大家都会见面的。

“这叫什么话!”杨得志板着脸,严肃批评秘书:纠正你两点。第一,迟总长是1929年的同志,比我年轻18岁,不是什么20岁;第二,都是在人民军队干工作,什么时候讲起资历了?你这个思想是不对的,可要不得。被杨得志训斥一番,秘书感到脸红,但不敢反驳。确实,杨得志的觉悟和境界很高,不愧为一代名将,秘书心里其实是由衷佩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倒也不能全怪这名秘书。他平日里主要是跟着杨总长干工作的,一言一行往往先考虑首长的实际情况。杨得志此时已经76岁了,11月的北京天气很冷,这两天又在下雨,所以秘书故意说迟浩田比杨得志“小20岁”,他主要是不想让杨得志费力去机场,以免太劳累。但杨得志不会考虑这些,将军希望站好最后一班岗:新总长来了,自己第一时间去机场迎接,既是对迟浩田的尊重,也是对总参谋部工作的尊重,杨老将军可谓用心良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杨得志穿上笔挺的“85式”军服,衣着整齐地乘车前往机场。并且在杨得志的要求下,所有在北京的副总参谋长、二级部长,全部和他一起到现场接机。迟浩田没想到杨得志会亲自来迎接,白天他在济南军区交接工作,所以到北京时已经天黑了。杨得志带着总参干部们,在机场等了迟浩田1个多小时。

走下飞机,迟浩田一眼就看到了杨得志将军。他很吃惊,又感到非常抱歉,赶忙快步上前握住老将军的手:首长,您怎么亲自来了啊?都这么晚了,我真是不好意思......杨得志大笑道:迟总长,我得用亲身行动,表示对你的全力支持呀!迟浩田见前辈如此热情,不由得涨得满脸通红:您这样,让我如何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总参的欢迎会上,杨得志又隆重地向全体同事介绍新任总长迟浩田,要求大家全力配合迟总长,把总参谋部的工作干好。迟浩田在总参任职到1992年,五年来他的水平和能力,得到全军上下一致称赞,后来迟浩田又出任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要职,发展非常顺畅。1994年10月,83岁的老总长杨得志在北京病逝,迟浩田闻讯悲伤不已,到场出席了追悼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