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固有印象中,军队中往往都是男人的天下。搏斗、竞技、射击、战术演练,出现的种种类别也都是男人的身影。可时代不同,军队的构成也不尽相同。

在风起云涌的上个世纪,仁人志士纷纷拿起枪杆子,钻进了部队的大熔炉。这些仁人志士中,既有扛锄头的农民,也有抡大锤的工人,还有手握书卷的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众多的学生中,涌现出许多“头戴发簪”的杰出女性,比如长期在江南地区工作的李又兰。她以温婉的性格,坚毅的信仰,秀美的面貌广受军民的拥戴,以至于广大江南群众称之为“军中一支花”。

1919年,“五四运动”的烽火还未远去,北京的呐喊声依旧在耳边回荡,民众的呼声还未消散,李又兰便是在这样的关头出生了。

她的家乡浙江宁波,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地方,她是小港李家第三代李善祥(被誉为中国苹果之父)的第二个女儿。李家在宁波当地是名门望族,因乐善好施,而受到当地人民的敬仰。

富裕的家庭条件,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李又兰得以进入新式学堂读书。早年,李又兰曾是蔚斗小学的学生。等到了亭亭玉立的年纪,她又被家人送到更为富庶的上海读中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七事变后,日军的炮火震得上海的校舍“咔咔作响”,无法安心读书的李又兰心中燃起了一股熊熊的爱国热情。

可俗话说,有心杀敌,报国无门。目睹了淞沪战役的惨败的李又兰,对国民党领导下的抗日军队是彻底死心。她没有想到,国家的精锐力量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为了躲避战乱,李又兰回到了家乡小港镇。

幸运的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李又兰在家乡遇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亡宣传队,这让她欣喜过望,于是便积极参加了救护队。

同年11月份,李又兰经人举荐,见到了了周总理。周总理非常欣赏这位杰出的女学生,帮助她参加了新四军,任政治部巡视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到新四军驻地,战士们都惊讶于李又兰的美貌。久而久之,李又兰就被称为新四军“军花”。

李又兰人长得漂亮,又有文化,自然对未来的丈夫有着很高的要求。一次,在新四军会议上,李又兰偶然遇见了新四军副军长项英。

项英地位很高,是党、军的创始人之一。她的妻子张亮,因在政治上犯了一些过错,两人便劳燕分飞。此时的项英对李又兰产生了好感,便展开了激烈的追求。1941年,项英和李又兰结婚。

可是不幸的是,二人婚后没多久,皖南事变的爆发,让项英惨遭国民党反动派毒手,李又兰也身陷囹圄。因父亲李善祥出资相救,李又兰才得以逃脱牢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李又兰并没有放弃革命事业,而是又暗地返回了新四军。1943年,张爱萍到华中局参加会议,结识了书记员李又兰。

很快,失意的两人走进了婚姻殿堂。结婚后,两人相敬如宾,一共生有四个孩子,分别是三个小子,一个女娃。

其中女娃嫁给了俞正声(官至正国级),俞家在江南地区也是首屈一指的望族,配上经济富裕的李家,也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了。

在三个男孩中,尤其以长子张翔成就最高,他跟随父亲的脚步,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军人,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还当上了二炮的副司令员。2001年7月,张翔被军委授予了中将军衔,如今已经赋闲在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2年2月,李又兰在北京医治无效,离开了世界,享年93岁。2月8日,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张翔出席了母亲的丧葬仪式。

军委四总部、海军、空军、等许多新四军老战士也都冒着刺骨严寒,来送李又兰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