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支持孩子的真实体验,才能够真正获得内在发展。

一个人获得成长的方式无非是两种:一种是从认知到体验;另一种是从体验到认知。比如,我知道热开水是不可以触碰的,所以我不去触碰热开水。这是从认知到体验,即个体知道、明白一个道理并指导自我行为的过程。再比如:因为我曾经被热开水烫到过,那是一种很疼的体验,所以我知道了热开水是不可以触碰的。

两种成长方式孰优孰劣,相信每个人都是明白的。只有从体验到认知的过程,才能够让孩子获得真正的内在发展。也就是说,他会从内心深处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获得真正的自我概念。

缺乏内在发展的表现

内心感到孤独

个体缺乏内在发展的表现之一,就是内心感到持久的孤独。孤独的原因就是:外界的体验没有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里来。一种普遍的教育误区就是,培养孩子的认知学习能力。其结果就是,导致孩子“过脑而不过心”。他们认知层面或许掌握了许多知识、技能,但是内心世界却是贫瘠的、荒芜的。

他们没有真正喜欢的人,也没有真正喜欢的事情;没有真正讨厌的人,也没有真正厌恶的事情。于是将产生两种孩子:一种孩子能够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但是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没有活力和生机的感觉;另一种是让所有人失望,故意惹所有人讨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缺乏自我概念(自我认同感)

缺乏内在发展的另一个表现,就是缺乏自我概念,也就是自我认同感。当然,不是说让孩子在几岁、十几岁的时候就匆匆确立自己的人生信念、职业、兴趣、态度。缺乏自我概念的意思指的是,孩子要么以讨好别人的方式做自己,要么以完全叛逆的方式做自己。

对前者来说,孩子认为那个“我”就是满足父母期待的角色,所以只要出现与父母期望不一致的体验就会感到羞耻。对于后者来说,孩子受够了被身边所有人的掌控,于是决定“做自己”。这里所谓的做自己,是孩子认为让所有人失望的那个角色才是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