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作者:阿陆,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请多多留言,欢迎指正、评论、点赞和关注,非本人允许不得转载。需要实景照片和视频素材可约,谢谢。)

虽然“舜王庙坐落于绍兴王坛镇双江溪畔的舜王山巅”,是祭祀虞舜的祠庙,但其实此山不高,顶多海拔三四十米的样子。而到这里打卡也并非出于本意,绍兴的朋友大概见我平时“好游”又特别喜欢小众景点,就载着我驱车三四十公里从城市来到这“乡郊野外”。好在“既来之则游之”,全程休闲散步,但无论风景还是历史底蕴,都没让人失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传舜王为避妻舅丹朱之乱,曾巡狩于此”,在《史记》中有这么一句话:“舜,上虞人。去虞三十里有姚丘,即舜所生也。”上虞离王坛镇很近,相传虞舜曾在此处劳作游憩,这里与之相关的地名自古便有不少,比如“舜王山”、“小舜江”等等。因此人们在这里建造一座舜王庙来纪念这位古代圣君,也就不足为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舜王庙的始建年代已经难于考定,大致可以追溯到南宋以前,因为据南宋《嘉泰会稽志》载:“舜庙在县东南一百里。”;《述异志》云:“会稽山有虞舜巡狩台,下有望陵祠。”可见早在六朝梁时,跟舜相关的陵祠就已经存在。当然,它也在岁月的长河中历经多次重建与修缮,寄托着人们对舜王的无尽敬仰与怀念。清咸丰年间,乌龟山被重建并更名为舜王山,庙宇也随之迁移至此。同治元年(1862年),庙宇再次得到重修,形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规模与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舜王庙里的建筑风格典雅庄重,充满了古朴的气息。它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达5000余平方米。每一进院落都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功能,山门、大殿、后殿等建筑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古建筑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庙内建筑汇集木雕、石雕、砖雕与建筑技艺于一体,无论外观还是造型都堪称精湛绝伦,到处都彰显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由于它们具有典型的清代中晚期风格,所以对研究当地民俗学、建筑学以及雕刻艺术都有重要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一座精致又古色古香的戏台更是整座舜王庙的亮点,据说它把“建筑结构与声学原理完美结合,使得戏声能够回荡在庙宇的每一个角落,”能为游客带来独特的听觉享受,可惜我们过来纯属随缘,并没遇见相关的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走进陈列室,灯光略显黯淡,里面用详尽的图文和雕塑,向游客展示着舜王庙的来历和变迁的全过程。在玻璃柜里,甚至还保存着一些幸存下来的老物件,可惜饱经岁月催残,有些字迹和图案,都已经看不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稍加了解,除建筑艺术之美,舜王庙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宁波、绍兴地区民间信仰、地方风俗的集中体现,庙会活动的举办更是让这座庙宇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庙会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参与到这一盛大的庆典之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种民间信仰与风俗的传承,不仅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人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勿庸置疑,舜王庙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建筑艺术与文化内涵,更在于它所代表的历史与文化精神。作为祭祀虞舜的祠庙,它见证了古代圣君的崇高品德与伟大功绩,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念。它不仅是绍兴地区的重要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趣的是这个景点曾经收费,虽然票价10元每人,我觉得也算“物有所值”,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取消(应该不久前吧?因为带我过来的绍兴人本地人也还不知道)。另外,篇幅有限的原因,后续我会另外发文详细介绍此庙的自然风光,有些景观还是挺有意思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交通:除了自驾前往外(景区前面有免费停车场),也可以乘坐当地的102路 ; 531A路 ; 531B路 ; 531C路 ; 531E路或531路公交车,到“舜王庙”站下车即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