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临海城墙

在一个小长假,我和老婆讨论,很久没有出远门了,我带你们去趟阿勒泰,后来,我认清了现实,转机太麻烦,于是,开始着手准备海南的攻略,想着,一家人漫步在天涯海角的沙滩上,也是一种美妙的体验,再后来觉得,三亚也不太可能,小长假一定人山人海,机票难买,但再不济,我们也可以去一趟福州和平潭,那也不错。

经过一番准备,我们一家人开车上路,目的地是1.5小时车程之外的台州临海——这就是人生,大多数时候,梦想就是一座烂尾楼,盖着盖着,就放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州印象

临海属于台州,对我来说,就像一根鸡肋,远的不能去,近的去过了,那就去一趟临海吧,好歹也算是异地度假。

沿着浙江海岸线,从杭州南下,一路经过绍兴、宁波、台州,最后是温州。杭州、宁波、温州,是浙江省的前三大城市,我都生活过好多年,很熟悉,至于绍兴也经常去。唯独台州,一直没有兴趣。我对台州的印象不算太好,甚至谈不上什么印象。

开车彪悍

论开车文明程度,很长一段时间,作为一个温州人,我都认为,“温州、台州”可以并列全省倒数第一。最大的问题是加塞,一般人开车,是为了安全到达目的地,就算加塞,也是为了赶时间,但温州和台州不一样,我们上路就是为了加塞。这这两个城市,生意人多,做买卖的时候,我们的“人生信条”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开车的时候,也是一样,让别人无路可走,不只是手段,也是目的。

其次是开远光灯,我最怕就是在这两个地方开夜路,几乎每次会车,眼前白茫茫一片,多次闪灯警告无效,我也开启远光灯,结果,每次“两车相会”的场面,就像美国西部大片里的手枪决斗。出来开夜路,就像是赌命。我在外地看到「浙J」和「浙C」牌照的车,都尽量保持距离,就算惹不起,还躲得起吗?

我就开个玩笑,温州、台州人别往心里去。这两年,经过整治,两地的开车文明程度已经提高不少。

缺乏特色

在浙江,我比较熟悉的几个地方分别是:温州、杭州、宁波、丽水。丽水地广人稀,满眼青山绿水,让人心旷神怡。温州到处都是房子,到处都是人,烟火气重,杭州和宁波,是一派大都市的氛围。我路过很多次台州,要么开长途,要么坐高铁。在我印象中,台州最大的特色就是缺乏特色,没有中心感,甚至让人分不清,到底哪里是台州的市中心。

知名度低

浙江省内,杭州的知名度就不用说了,说起绍兴,全国人民都知道鲁迅。说起金华,都知道火腿。说起嘉兴,都知道粽子。说起温州,全国人民都知道,温州江南皮革厂的厂长叫黄鹤,他和他的小姨子跑路了。但说起台州,您知道什么?我想大部分人,啥都想不起来。

台州不但在全国知名度低,甚至在台州本地,也不招人待见。在我的印象里,遇到“台州人”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说自己是临海人、路桥人、黄岩人、天台人……都有,很少有人说自己是“台州人”。与此同时,你应该经常听到“温州人、绍兴人、杭州人”,而几乎没有听说过“鹿城人、上虞人,淳安人”。

在全国人民眼里,台州的知名度不高,而在台州人眼里,台州的存在感也不强。台州似乎不是一个整体,而是单独的“县、区、市”,包括:3个区(椒江、路桥、黄岩)、3个市(临海、温岭、玉环)、3个县(天台、三门、仙居)。

台州人不说自己是台州人,可能有两个原因。

其一,就是“台”字的发音,台(taī)发第一声,而不是台湾的“台”。两个“台”发音和来源都不一样,台湾的古字是“臺”,而台州的古字就是“台”。浙江以外的人,大概率会把“台州”念成taǐ州,对台州人来说,每次都纠正吧,实在麻烦,不纠正吧,听着别扭。

其二,介绍台州的地理位置,也挺费劲的。曾经听到一个段子,根据我的回忆,大致是这样的:

“你哪里的?”

“我浙江温岭的”

“温岭在哪里?”

“属于台州的。”

“台州?不知道唉!”

“那你知道宁波吗?”

“知道,大港口啊!”

“那温州呢?”

“当然,江南皮革厂!”

“那金华呢?”

“晓得!金华火腿,鼎鼎大名!”

“绍兴你也知道的吧?”

“鲁迅嘛,谁不知道!”

“好吧!台州就是被他们围起来的地方,东边就是大海了。”

“哦.............”

与其和外地人解释这么多,还不如直接说自己是路桥人、临海人……多么省心。

台州车牌

从车牌号就可以看出台州在浙江的地位,全省11个市,台州的车牌"浙J"居然排第9,倒数第3。其实,论面积,台州排第5,论人口,台州排第4,论GDP,台州排第5。论综合实力,在浙江省内,台州略低于绍兴,至少也是第5。就算退一万步说,台州也不至于排在衢州后面,要知道,衢州的人口、GDP都只有台州的三分之一!

  1. 浙A杭州
  2. 浙B宁波
  3. 浙C温州
  4. 浙D绍兴
  5. 浙E湖州
  6. 浙F嘉兴
  7. 浙G金华
  8. 浙H衢州
  9. 浙J台州
  10. 浙K丽水
  11. 浙L舟山

最后,还要说一说温州江南皮革厂,其实当年,江南皮革厂还在台州开了个分厂,产值5个亿,比温州总部的产值还高。但是,世人皆知温州,却很少有人知道台州。阴差阳错地,台州就这么被遗忘在角落里,连江南皮革厂的流量,也没蹭上。

台州的一个谜

按照常规,城市一定有中心,市区是市政府的所在地,一般都是最发达繁荣的,吸引全市的人才,也是经济文化的中心。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台州的市区在“椒江”,如果说台州有点陌生,那么椒江则是完全陌生,在全国知名度几乎为零。台州医院在临海,台州人生病大多会先选择台州医院。台州中学在临海,台州站在黄岩,台州机场在路桥,椒江除了个市政府,还有什么?外地人表示,真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比“杭州、宁波、温州、台州”的空拍热力图,很显然,“杭、甬、温”的热力分布非常集中,而台州很分散。台州,更像三个规模中等的县城的集合体,而不是一个大都市。

东湖

临海老城内有一个“东湖”,名字很普通,全中国有数不清的东湖。我本来不抱什么希望,也不喜欢逛景点,对我来说,这也就是一个鸡肋,但来都来了,还去去一趟吧。结果,鸡肋成了惊喜。

第一个惊喜是,停车方便,我在临海“军体路”上找到了车位,离东湖咫尺之遥。第二个惊喜是,游人很少。这可是小长假,本以为人山人海,本人亲自目测,临海东湖的客流密度,大约只有杭州西湖的百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湖我前后去过上百次,是个好地方,但是西湖四周的建筑,仿古的痕迹太明显,太不用心。最典型的就是“雷峰塔”,第一次去的时候,看到雷峰塔蹭亮的360度全景观光电梯,瞬间被雷到,敢情比东方明珠还摩登!比电梯更雷人的是入口的自动扶梯,不锈钢的扶梯把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感觉就像逛百货商店一样。设计师是怎么想的,这是什么脑回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海东湖,古树参天,游人稀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东湖的东南角,有一座秀雅宁静的院落――依水山庄,是为纪念临海钱氏家族和拓建东湖的台州太守钱暄而修建,故又称“钱园”。进门右转走过几十米的长廊,就会看到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之一:“荣兴堂”。

临海东湖边的古建筑,都有修缮的痕迹,但没有出现雷峰塔那样的不伦不类,基本维持了古朴的风貌。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说三次:人少、人少、人少!

雷峰塔修电梯,很可能是经不起“人多”的诱惑,进来的是游客,收到的可都是人民币啊。

对我这样的古建筑门外汉来说,苏州四大名园的体验,还不如来临海的钱园。在苏州园林,你看到的通常都是“人、从、众”,而在临海钱园,还可以静下心来,体会一下古典园林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临海紫阳街

临海古城,也有一条古街——紫阳街,在我看来,紫阳街有两个优点。

首先,保留了原住民。

全国各地,很多老街改造后,就把原住民“请”出去异地安置,这也是迷惑行为之一。这些人身上保留着老街世代相传的记忆和情感,他们的居住方式和习惯也是老街文化的一部分,怎么就忽然成了老街改造后被废弃的那一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紫阳街上的本地住户。门上贴着传统的手写对联。

紫阳街的巷弄,依然住着本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院子里的小角落,虽然有点破旧,但墙角的鲜花,异常鲜艳,斑驳的墙壁,色彩灰暗,怒放的花朵,娇艳欲滴,生命轮回,世代交替,有一种废墟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斑驳的墙体上依稀可见当年的语录

其次,紫阳街保留了部分原貌。

过去几十年,我们每一个城市都急着向人炫耀自己的摩天大楼,于是大拆大建。就像跑步一样,埋头快跑了很久,转头一看,却发现自己跑错了方向。于是,我们每一个城市,又急着拥有“一个所谓的老街”来标榜自己曾经的历史和辉煌。

原来拆老房子的部门,一夜之间成了“古街”牵头人,四处挖掘历史典故和传说,然后总结卖点,再然后招商引资,吸引顾客,打造成为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当每座城市都有类似的需求,久而久之,甚至出现了专业的老街规划团队和古建施工队。大家按照公式化的做法炮制流水线产品,每次都可以展现基建狂魔的效率。恢复老街,本来是为了彰显城市的文脉、历史和个性。结果互相模仿,张冠李戴,犹如流水线产品。

临海的紫阳街,大致思路,其实与河坊街差不多,但紫阳街,做得更用心。在商业化改造后,还能保持一些原住民的生活,也能保持一部分古老的风貌。这是最值得欣慰的地方。

城墙

很多人都听说过“江南长城”,其实这是指台州府城墙,因为,从西北角开始城墙因山势而起,潜入森林,逶迤秀美,像极了长城,才得名“江南长城”。

几年前,我带小孩参观了西安城墙,感觉很震撼。相比之下,临海古城区带给我的则是惊喜。我也不是文物专家,作为一个普通的游客,我觉得,临海的城墙,尤其是城门,看上去更古朴,更原汁原味。我万万没想到,浙江省还有这样的城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墙洞里的青苔,城头的杂草,风化的墙砖,斑驳的墙灰,石头上的包浆,模糊的字迹,走在墙洞里,回声荡漾,身边所有的细节,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好像瞬间穿越回了古代,恍惚间,我仿佛看见,失落的文人,匆忙的商贾,劳碌的马夫,嬉闹的儿童……从我身边鱼贯而过。

其实,中国缺的不是城墙,以我们现在的工程能力,基建狂魔的水平,分分钟每个城市来一套城墙,根本不是难事。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在中国,都不是难事。我们缺少的是城墙上凝固的岁月,这不是钱给买来的。这是几百年,上千年,风吹雨淋,沉淀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州府城墙始建于东晋,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元朝时期台州府城墙以其防御水患的重要功能免于拆除,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建瓮城,是一座具有军事防御与防洪双重功能的府城城墙,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

现存的西安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公里,约为临海城墙的4.8倍,这样看起来,临海城墙也不短。但论资历,西安城墙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至今不到700年,与临海城墙相比,就显得稚嫩了。

寺庙

我去了紫阳街,才知道临海有一座龙兴寺,从外面看不起眼,进去一看才知道别有洞天。和大部分收费的寺庙不同,龙兴寺免费。中国的寺庙我去过很多,坦白说,很多寺庙的商业氛围堪比商店,而「龙兴寺」不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龙兴寺的“素雅”,尤其是白底黑字的挂帘。在其他寺庙,似乎没见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门处挂着巨大的垂帘,白底黑字写着一个「空」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真和尚第四次东渡就是在龙兴寺做的筹备工作,虽然那次又失败了,但是后来有个日本人来这留学,回国还创办了日本天台宗,他就是「最澄大师」。而天台宗日后也成了对日本本土佛教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宗派之一。

民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海“余丰里”民宿位于临海府城,是一个建筑面积近4000平方米的改造项目。它的前身是一间百年老当铺,由一座具有100多年历史的四合院、两栋60年历史的砖混工业用房,以及两栋30多年历史的旧仓库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梁思成曾经说过:我的牙齿没有了,后来在美国装了副假牙。因为上了年纪,所以装的不是纯白色的,而是略带些黄,因此看不出是假牙,这就叫做“整旧如旧”。我们修理古建筑也要这样,不能焕然一新。

“余丰里”就达到了“整旧如旧”的标准。

总结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台州临海:充满活力的东部沿海某不知名最具幸福感城市,以及本地人在外多久都会依赖和想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