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995公里的山西省长城一号旅游公路,连接了26个A级及以上景区和334个非A级重要旅游资源点,“城景通、景景通、城乡通”的全域旅游公路网的建成方便了全国游客能直通山西众多文旅景点打卡。

今天我们来到了山西省朔州市应县

打卡世界三大奇塔之一

应县木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世界三大奇塔之一!高67.31米,不用一颗钉子建成!

这座气势非常宏伟的寺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它的建造花费了10万块木构建,不用一颗铁钉,全部榫卯咬合,像搭积木一样,把一座高达67.31米的楼阁式木塔搭建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木塔导游副主管-窦炎林:

1933年秋梁思成亲自测绘,画出了应县木塔手绘图,就在这里完成。应县木塔用到的斗拱形式有59种,组合方式488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斗拱榫卯拼接方面更是用到了叉柱造的方法,所以我们看到的塔从下到上逐阶递收上去的,它层层让过半个柱径,这样更有稳定性,构成了等边三角形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应县木塔建于公元1056年,与意大利比萨斜塔以及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从外表看,木塔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实际上各层间夹设暗层,实为九层。这座九层木塔在将近千年岁月里,历经40余次地震和200余次枪击炮轰,依然屹立而不倒,于是民间有着许多关于它的传说。

传说最初这塔是鲁班建造,因为玉皇大帝看到民间有如此漂亮的塔,他觉得这个塔应该保留,所以分配了二十四个天兵天将,每天去替一根柱子,这就成了民间所说的二十四根柱子可以轮流休息,说明有神仙为它替柱,但实际上结构是木柱平座方式,塔身微妙摆动下,每个立柱可以承接一些重量,也有了它休息的可能。

千百年来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现象

每年清明到立秋之间

成群结队的麻燕在这里留驻

它们的出现也避免了

木塔被大面积虫咬蚁噬

这个麻燕它有一个特点,双腿没有任何支持撑力,落在地面的时候看不到它双腿在走路,而是用肚子匍匐在地面上,需要人将它高高抛起或者放在树上才能飞起来。

应县木塔远看像朵朵盛开的莲花,它的斗拱形式达到488朵不同的咬合方式,这对于麻燕来说是非常好的栖息场所。这种鸟不筑巢不打窝,对木塔伤害非常少,而且还能干扰木塔被虫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可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由于寺庙僧人修缮不慎,木塔二层和三层出现了局部倾斜。为了保护木塔现已不允许登塔,只开放塔身第一层内部参观。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木塔导游副主管-窦炎林:

它是二层一个扭转性倾斜,它不是直接倾斜,三层因为受到二层影响反方向扭转倾斜,它可能还会扭转性继续倾斜,但是不会直接坍塌,这也是斗拱的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今,专家们仍在努力寻找修复方法以保护“世界最古老木塔”这一珍贵文化遗产。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编辑 | 李颖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