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相信,身边很多人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度过昨晚的跨年狂欢,有些人看嗨各大卫视的跨年音乐会,有些人相聚买醉尽情言欢,有些人燃放烟花祈祷未来。

所有仪式感的动作,只为告别心酸的2022,期待美好的2023。

而酣睡过后,生活的苟且真的消失不见?当然不会!

每个人总有自己遇到的独特问题,心魔得自己解,困局得自己破。

如果你心里还没底,空唠唠的,建议耐心回看昨晚罗胖的2023跨年演讲,内容不再是风口、赛道、经济宏观的生涩词汇,而是他筹备半年提炼的一连串与个体相关的故事,让所有年龄段的人在其中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深受启发。

罗胖的演讲主题是“这个思路有启发”,他做到了!他传递他想表达的,我get到了!我吸收我想吸收的。

从启发中创造出新的理解,这些东西足够引领我在新的一年,走光明的路,做正确的事。

按奈不住分享的心情,我把从罗胖演讲中两个点,加上个人的理解,和大家一起学习成长。

1、要么打赢困难,要么被困难击败。最糟糕的是被困难定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个实验:把蜜蜂放在一个广口的透明玻璃瓶里,口子盖上玻璃盖板,蜜蜂开始四处乱飞,寻求出口。

结果呢,一次次碰壁,半小时后,蜜蜂选择缩在瓶底的角落。这时,你把玻璃盖板移走,但蜜蜂却没在尝试起飞,直到饿死。

在人的一生,困难常有,且是突然而来,总让人毫无防备,自乱阵脚。

今年不少人遭受裁员失业,由于行业的不景气,让这些人短期内找到合适的工作,曾投递简历千份,却未能谋的机会。

人生谷底的境遇,让人心态崩盘,否定自我:“我的职业前途废了,活不下去了!”从此躺平摆烂。

当被眼前的困难定义,笃定自我突破不了障碍,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2、重要的不是身份,而是内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被困难定义,其实是人陷入固化的思维陷阱:自己一旦入行太久,半路改行一定做不好!

今年,35岁门槛、中年职场危机,无形中给人制造太多焦虑。你说,一个人才35岁,四肢健全,智商在线,失业后就混下不去了吗?

身边的某好友,曾是地产的策划经理,风光的时候,年薪30-50万,但在年初被裁后,预判行业持续下走的趋势,决定另谋出路。

结合自己多年策划的经验和优势,决定开小店搞创业,盘下十几平方的铺子,做起串串香的小吃生意。

铺子的装修设计,开业活动的策划,线上线下宣传的推广,样样都是老本行,最终店子开火了,虽然每天摸黑忙碌、一身油烟,但走出自己的新路。

当你遭遇职场变数,管你以前是什么总监、经理,年新待遇如何优渥,不要守着身份的标签,把自己变成不识时务的老顽固。

找到自己的内核,在哪个行业都能东山再起。

以上的两个点,是很多职场人当下陷入的思维误区,焦虑和迷茫的本质是认知的缺陷。

当你认知被拓宽了,眼前自然雾开云散,轻松找到前方的路,借用罗胖的一句话:“人生经历如数打包,换个战场还能开张!”

祝各位朋友在2023年,从内到外都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