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职场后,会不会成为上级领导的内线,偷偷把其它同事的小秘密告诉上司?

很多时候并非是你想不想的问题,毕竟不是谁都有当卧底潜质的,但是有时候领导有意无意问到某些部门事情,你因为回答得不够老练周到,反而有可能被领导传话出去,到了其它同事耳朵里,你平白无故就成了别人眼中的“内线”,洗都洗不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般来说,大部分的领导都喜欢在部门内安插几个所谓的“自己人”,方便随时掌握部门动态,好开展工作 ,这种事情无可厚非,只要是涉及到人的管理,大概率都会遇到这种事情。只不过,有些“自己人”是领导刻意安插的,而有些“自己人”却是自己误打误撞被“安插”的,就看你懂得不懂得与领导说话的技巧了。

领导找你谈工作 ,难免有时会问这问那,有些是为了活跃气氛,有些却可能是埋了坑等你主动跳,你如果想与领导走的更近些,私下里愿意汇报点部门小动态啥的,那就当我没说。但是如果你不想掺和进部门斗争,不喜欢打别人小报告,那下面的这些应对方式你就要注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秉持领导不问,自己主动不说的原则。

领导如果不主动找你打听,你原则上不要乱冲动,只谈工作不聊八卦。因为做为领导,他也一样要判断你说的话有哪些是真,有哪些可能是为了混淆视听,毕竟在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信任感之前,他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所以有时候为了取悦领导,太过殷勤,反而事得其反,万一让领导对你起了其它不好的想法就更麻烦了。为了避免这种事非,平时与领导打交道,只限工作汇报与交流,其它能不聊就不聊,能不主动开口就不主动开口。遏制住想与领导分享八卦的内心小宇宙,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领导主动询问,只讲事实,不加判断。

就事论事,只讲客观事实,具体意思让领导自己评判就成了,你只把自己看到的表象告诉领导就可以,不要随便增加个人主观意见。比如什么 “你觉得”、“你认为”、“我猜可能是这样”,诸如此类的话,你就憋肚子里烂掉也不要说出来,因为你的判断未必就是对的,退一步讲,即使你判断对了,但是在不同人眼里,可能也就变味了。万一在领导看来,你是在添油加醋、扭曲事实,有试图影响他评判的嫌疑,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只说事实,不加评论。啥叫事实 ?

“下班后,我看到小徐是带着项目书离开的办公室”,这是陈述事实。

“我怀疑,小徐可能去了竞争公司蒋总那边汇报情况“,这是个人猜测。

注意,一定不要自作主张给自己加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领导让你谈看法,尽量推托或者含糊其辞。

一般领导在听完一个汇报或者讲述一个事情后,会下意识问下你的观点与看法,这其实没啥意思,只是想听下别人的观点,帮自己做判断而已,并不一定代表认同你的意见。你这个时候不要瞎激动,认为表现自己能力的时候到了,就畅所欲言,一口气说个不停。

首先,你要区分事情性质大小,如果属于正常工作内容,可以讲,这是表现自己专业能力的机会,不要放过。如果属于员工间的私事,可能涉及人事及部门利益纠葛,那就尽量推脱掉,比如说自己不太掌握信息,无法做出判断啥的。

只要领导是正常人,通常不会一追到底,非要问个子丑寅卯啥的。因为他自己有自己的评判,并不太需要下属的参谋意见,只要陈述基本客观实情,反映真实情况就够了。

当然,也有个别领导就喜欢听别人不成熟的观点,那你就要小心了,尽可以打马虎眼,说的越含糊越好,最好让领导认为你实在没啥成体系观点,也说不到啥点子上,就算躲过这一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综上“三不原则”,你只要修炼到位,就能确保在公司里安身立命,避免陷入部门人事斗争,更避免被无故扣上“卧底”的黑帽子,总之,一定要注意和上级领导相处的原则,是越简单越好。

另外,不光是上级领导,与同事也要注意分寸尺度,避免传递错误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三点:
1、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给别人揪小辫子的机会,先护住自己短板;
2、平时与同事及领导相处,尽量不在私底下谈论别人八卦及非公开信息,领导或同事要问,就只说真实、客观的信息,不主动加料;
3、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避免授人以柄,与领导相处保持合理距离,有礼有节,不要太过于刻意的奉承抱领导大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能做到这些,一般来说至少自己不会轻易被别人打小报告,而且也不容易被上级领导挖坑,工作关系就会相对简单且融洽,虽然与同事相处会变得平淡一些,但是至少不会轻易卷入无谓的人事斗争中去,毕竟我们千里求“职”只“财”,其它的事,还是让生活更简单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