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中央对于如何搞建设一无所知,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探索时难免会犯错误,比如我们都熟悉的“大跃进”。彭德怀彭老总在1959年视察全国后,发现各地民生凋敝,于是上书党中央说明情况,结果被误认为是“右派分子”,在庐山会议期间遭到批评。而支持他的5位将领黄克诚、邓华、洪学智、万毅、钟伟也受到降职处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均出身于四野。至于其他部队的将领为何没有受到波及,且听我慢慢分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经党中央批准,西北野战军更名为第一野战军,虽然司令员是彭老总,但大部分将领都是原贺龙元帅的部下。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贺龙元帅与彭老总意见相左,这些人纷纷支持贺龙元帅,自然不会被降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中原野战军更名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由刘伯承元帅担任,其中名将无数,但都与彭老总没有太深的交集,必定不会为他鸣不平,也不会受到波及。

华东野战军的班底主要是山东的八路军115师一部,以及安徽、浙江一带的新四军,成立之初兵力27.5万,巅峰时人数达到58万。

1949年更名为第三野战军,其中许多将领虽然参加过彭老总组织的百团大战,却不常见彭老总本人,所以谈不上有多少交情,在他被处分的时候保持缄默理所当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邓华,他在抗战期间在八路军115师任职,属彭老总指挥。抗美援朝时期,他又出任第13兵团司令,率部与美军作战,其直系上司仍是彭老总。黄克诚更不用说,早在红军时期,他便与彭老总搭班子共同指挥红3军团,抗战期间又在八路军115师344旅任政治委员,还是彭老总的部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毅的出身比较复杂,他原来是东北军的军官,与彭老总并无交际,虽说他在抗战时期加入共产党,但也一直在东北一带活动,并不受彭老总管辖。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他作为炮兵部队司令员率部支援彭老总,二人这才慢慢熟络起来,直至结为生死同志。

钟伟自参加革命起便在红三军团任职,是彭老总的老部下,抗战时又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时常能见到彭老总,关系自然不会差。而且他与彭老总的秉性极为相似,直爽刚正,虽然两人有时会因作战问题吵起来,可事后心中并不会有怨气,反而会更加要好。所以他才会在1959年帮彭老总说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主义在上个世纪还很年轻,虽然有苏联的一些经验提供参考,但其未必完全适用,党中央必须要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试错是一个必要的阶段。因此我们在回顾历史的时候,应当理性看待“大跃进”等事件。当然,党中央在随后也及时作出调整,使社会发展重回正轨,同时也恢复彭老总以及其他5位将领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