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谈不好,换个对象或许会变好,婚姻不幸福,大概率换个伴侣也不会幸福!

因为恋爱看的是适配度,而婚姻,考验的是经营一门关系的手腕,和爱一个人的能力。

爱人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

经营关系的手段更是成年人的技能,非小打小闹的恋爱可比。

总结一句话,婚姻幸福不幸福,主要看你个人的能力+你个人的情感认识水平成熟度,不是看你换了一个什么样的伴侣。

也许你会认为,换个更能包容你的人,你们的婚姻或许会幸福起来,但是你想一想,对方凭什么一直向下兼容你呢?

01换人可以让婚姻变得幸福,只在一种条件下可行

就是你的伴侣糟糕透顶,好吃懒做,PUA你、黄赌毒、家暴……他是一个彻底的烂人,而你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受害者,把这种“烂人”换掉,你才有可能迎来幸福。

为什么说有可能呢?

因为很多时候你对另一半的选择,来自于你对情感、对伴侣的认知,来自于你当下的需求,也来自于你的局限性。

前两者很好理解,你想找一个怎样的伴侣,你希望拥有一段怎样的婚姻,这些需求和认知促使你去筛选一个怎样的人。

也就是说,在当下的婚姻中,你的伴侣是你曾经做过的最合适的选择。

那为什么你做出的“最合适”的选择,筛选出了一个烂人呢?

有三种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种可能是,你所认为的烂人并没有那么烂。

婚姻失败大多是两个人的责任,不是一个人的,双方都是受害者,没有谁比谁更纯良无辜。

你只是在情绪的巅峰上,给他贴了烂人的标签。

第二种可能是,你曾经经历过不幸福,且没有跳出过去的怪圈,所以一直在强迫性重复原来的不幸。

一个反复遭遇渣男的女人,一定是在原生家庭里也遭受过情感上的虐待。

弗洛伊德说,一个孩子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者快乐的事情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的反复制造同样的机会,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这就是无意识的强迫性重复。

所以很多被家暴的女性都走不出自身的悲剧,因为她被虐待过,那种痛感才是她的舒适区。当她寻找伴侣的时候,潜意识指引着她筛选出了一个可以虐待她的烂人,并且,她尚未觉察自己痛苦的恶性循环机制,所以她无法自拔。

还有第三种,最大的可能是,在当初的选择中,你的思维认知有局限,你对自己的需求洞察有局限。

有局限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比如你是一个焦虑型的人格,在原生家庭里缺乏关注,父母总是把他们的想法强加于你,从来不重视你的想法,那么你可能会因为缺爱而频繁的恋爱,找一个能关注和承接自己的人,快速的进入关系,或是婚姻。

由于你缺乏被放在主体位置上的经验,你很少做自我觉察,对自己的感受反应很迟钝、所以你对自己的需求不清晰,慢慢习惯人人亦云地跟随大众标准选择另一半,因为别人说他对你不错,你就草率的嫁了,婚后才发现自己选错了人。

如果这一段你觉得失败的婚姻里,依然不弥补自己的局限性,只是想着换一个人,那么大概率换到的那个人与之前的人大差不差。

因为这是你的“识人之术”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谈了很多段恋爱,却依然过不好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婚姻的幸福感,你最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任何关系里,都不应该把幸福感寄托在他人身上。

假如换伴侣以后真的变好了,那么你其实应该感到害怕,道理很简单,没有人会一直向下兼容你。

你跟对方在一起感觉良好,很可能不是对方多么爱你,而是他情感认知纬度较高,他知道如何取悦你让你感到幸福,但是他不会一直不求回报的付出,一旦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么他也会心里想“婚姻不幸福,我是不是换个伴侣就好了?”

如果他比你强很多,他可以轻而易举的换掉你,被抛弃的就只有你。

所以我不建议任何人,通过换伴侣的方式,去寻求幸福,幸福最好是把握在自己手里,类似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你先拥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才能亲手创造出幸福的婚姻。

如果你真的遇到了烂人,你也要分清楚,到底是烂人导致你的婚姻不幸福,还是你自己根本没有创造幸福的能力,才导致婚姻不幸福,各自的比例占了多少。

你当然可以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但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不要指望有人能对你无条件的好,因为这个世界运行的规律决定了,根本就不存在无条件的好。

人所有的忠诚,都是对价值的忠诚,一旦你身上的价值消失了,你身边的人早早晚晚会抛弃你,这是人性定律,也是价值定律。

我们要把时间和希望,都放在能创造价值的事情上,幻想自己换人会幸福,不是有价值的事,掌握创造幸福的能力,才是一种价值,也是一项受益终生的技能。

许多人之所以过的不幸福,真不是命不好,而是把自己的力气用错了方向,换人换来换去,也耗费了你的能量,却没有得到幸福。

究其根本,是你误以为换人是正确方向,其实创造价值才是正确的方向,你自己的幸福应当把握在你自己手中才对。

尤其是女性,太容易有托付心态了,正是这种把安全感和幸福感托付给他人的心态,才导致你总是没有主心骨,气虚体闷的。

03如何才能提升婚姻幸福的能力?

首先是做好课题分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先驱,阿德勒说,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源于你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是别人对你的课题妄加干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人要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课题,什么是对方的课题。即使是在婚姻中,课题分离也应该做清晰,如果你的幸福感寄托在他人身上,那就是拿自己的想法,在干涉对方的因果。

对方必然会被你的情绪压力压的喘不过气,最后剧烈反弹,反问你一句“凭什么我就要按照你想要的来,我没有自己的自由吗?”

而且把幸福感寄托在他人身上的行为,很容易让人失去自我。

你依赖一个伴侣给自己创造幸福,就像孩子依赖妈妈,实际上是一个没断奶的行为。心理上退行成孩子,就会理所当然的在婚姻中当孩子,要求伴侣供给自己的生活,照顾自己的情绪,进而让对方对你的人生负责。

被宠爱固然好,但是有饮鸩止渴的风险,当你彻底失去独立性的那一天以后,你不会感到幸福,只会觉得越来越自卑。

所以你必须重新拾起自己的课题,把自己做好,对方做成什么样子,那是他的事情,你先有自己的独立性。经济独立,精神独立,情绪自控能力上来了,才能提高获得幸福的几率。

自己负责好自己的人生,他人的人生还给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点,明确伴侣的需求。

我在咨询中接触过很多婚姻不幸福的女性,她们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就是有怨妇气质。

我很能理解感情受到伤害的人,会对生活怨天尤人,但是如你们所见,这种怨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它只会放大自我的不幸,遮蔽你的理智。让你看不到对方的需求,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两性关系里能量是守恒的,如果你的自我过于强大,你的情绪很多,需求很多。那么对方自然而然会压抑自己来配合你,但是长久的压抑会造成反弹,对方的自我需求得不到满足,矛盾就出现了。

如果剥开你的负能量和自我需求,去客观看待对方的需求,他的需求是什么呢?

很简单,比如说:男性的需求,无非是理解,尊重,认同,崇拜等等。

曾经有个宝妈跟我说。她和老公结婚七年一直很和谐,老公是个全职奶爸,什么钱都不挣,突然要跟她离婚,她实在不懂,对方明明没有什么能力,很需要依附她,为什么还非要闹离婚?

原来她从来不给对方任何价值上的肯定,对方觉得自己是她工作之余的情绪垃圾桶,还是她的带娃机器,他感受不到自己在这个家里是被爱和被需要的,所以他受不了了。

由此可见,有时候你以为伴侣需要的是钱,但他可能需要的是爱,在没有明确对方需求之前,不要随意的评判对方是一个无理取闹的人。

每一种诉求背后都有一个原因。婚姻中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伴侣的需求,只要你能满足他的需求,那么他也一定会心甘情愿的满足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点,男性需要更高的共情力,女性需要更高的包容力。

男女的需求是有区别的。

很多女性一生在追求被爱。

亦舒说,要么给我很多很多的爱,要么给我很多很多的钱,这话就是在说女人,她把爱放在前面,就是因为女人主要追求被爱,婚姻当中,如果男人具备理解女性情绪的共情能力,懂女人,给她被爱的感觉。那么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矛盾都解决了。

但是现实很骨感,往往直男只会叫你多喝热水,遇到矛盾也只会逃避。

不过没关系,爱人的能力是可以习得的技能。你还可以学。

再看男性需求,男人一生在追求被认可,女人情绪太多,男人会觉得自己被否定,对男人来说被否定就等于不被爱。

不被爱就等于付出得不到回报了,不盈利的买卖再做下去绝对是恶语相向,如果女性在婚姻里,能更多的包容男生这种幼稚的情感观念,包容他对家庭和婚姻经营的生涩,那么百分之八十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一直认为,婚姻中无论男女,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就像你初次踏入社会,有很多的东西要学,如果不好好适应你新进入的环境,你大概率不会感到幸福。

我们可以把锅扣在大环境头上,但是发泄完以后,你会发现生活还是要继续,发泄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最好的办法永远不是甩锅,而是改变,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

我们宁愿自己去做自我提升,也不强求他人,是因为我们想受益。

很多时候,不是人不对,而是态度不对,不是不适合,而是自己没有那么高的情感维度去向下兼容别人。

你在当下碰壁,往往意味着你自身能力有限,一旦得到突破,你会发现过往的困难不过是小菜一碟,在事业中是这样,在婚姻里亦如是,不是么?

本文首发知乎平台:陈曼、王筱、张妍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