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一直将美国称为“太平洋警察”,正是因为他们手伸得太长,什么事儿都想管一管。

更为讽刺的是,美国还是典型的“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双标国家。

他们的触手,几乎遍布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总是强行掺和到与他们原本毫无关联的事件中。

加之很多国家出于对美国综合国力的忌惮,只能无奈默认他们这样蛮横的做法。

久而久之,美国似乎也习惯了自己所谓“地球村纪检委”的身份,即便踏入别国领土也是丝毫不懂得克制和收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中国政府从不会惯着美国的脾气,在原则问题上,绝对是寸土不让。

1973年中美建交后,嚣张成性的美国士兵在大使馆旁修建酒吧,甚至肆无忌惮地聚众闹事。

他们以为中国政府并不会和他们正面交锋,但很快美国就发现自己踢到了一块坚硬的铁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阻且长的破冰之旅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日俱增。

腾飞的东方巨龙,很快就引来了一道狡黠目光的关注。

这道带着三分精明三分算计的目光,正是从美国瞳孔中散发出来的。

对中国坚持了长达二十余年孤立政策的美国政府,终于愿意承认自己在这场外交博弈中的失败。

漫长的冷战期间,美国长时间处于劣势。

这对一心想要称霸世界的美国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在现实面前,美国不得不考虑修复和改善降至冰点的中美关系,破冰的苗头也逐渐显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远东事务助理国务卿威廉·邦迪在1966年的一次讲话中,首次提到了“美国应在坚持抵制亚洲共产主义扩张的同时,主动尝试和中国进行接触”的观点。

邦迪的这次讲话,标志着美国对华政策的松动和改变,至于“坚持抵制亚洲共产主义扩张”的说法,现在看来更像是想要给自己找一个台阶的强行挽尊。

站在中国角度来说,苏联的疯狂扩张逐渐有了走向“社会帝国主义”道路的迹象。

随着中苏边境冲突日益增大,美国的情报官员得出了“中国的主要敌人是苏联而不是美国”的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美国国内爆发的反战运动愈演愈烈,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也让美国政府焦头烂额。

而当美国决定从越南战争的浑水脱离出来后,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也立刻缓和了很多。

其实早在1967年,尼克松就发表过以“不应把中国排斥在国际大家庭之外”为主题的文章。

这些由美国主动释放出的积极讯号,也被戏称为“谦逊的太平洋警察”。

双边冲突的时代已成历史,世界版图呈现出中、美、苏、日、西欧五种力量共存的多级结构。

一心想要在五种力量的中心点寻找平衡的美国,罕见地展现出了低调内敛的模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秉持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原则,中国对美方态度的改变做出积极回应。

1970年国庆节,美国作家斯诺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还被安排站在毛主席身边,中国的包容和大度由此可见一斑。

考虑到和苏联不可调和的矛盾,结合美国的主动示好,毛主席做出重要战略决定——尝试和美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一起为天下大同和世界和平努力。

1971年初,毛主席批准了拟邀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交流的提议,希望以此表示中国政府的诚意。

收到积极反馈的美方欣然赴约,“乒乓外交”的达成,极大推动了世界形势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两国之间交流的大门已经关闭了22年之久,这场“小球转动大球”的活动,可以说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国人惊讶地发现几乎一夜之间,世界的格局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反对苏联疯狂扩张,是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目标的高度一致,也促使冷战对手化干戈为玉帛。

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踏上中国土地的那一刻,破冰就从愿景变成了现实。

在双方共同推动下,《中美建交公报》于1979年1月1日正式生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昔日剑拔弩张的对手,也终于能够坐到一起,心平气和地进行平等友好地沟通和交流。

中美外交关系恢复正常化,也为东西方全面交流夯实了基础。

国际级大企业闻风而动,中国的庞大市场令其动心不已,中国也在这股世界经济大融合的浪潮中越发成熟了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难登大雅的跳梁小丑

中美建交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世界各地,很多国家领导人都对此表示祝贺。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丝质疑和担忧在悄悄弥漫:骄横惯了的美国人在中国会守规矩吗?中国能降服他们吗?

果然没过多久,美国人就“不负众望”地整出了不小的幺蛾子。

他们在刚修缮竣工的大使馆附近开设酒吧,甚至深夜开着吉普车在北京的街道上横冲直撞,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不得不说,在让人失望这方面,美国政府从来都不会让人失望。

好不容易打通壁垒建设起来的外交关系,在这群美国人的嚣张行径下,显得岌岌可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保护美国大使馆的武装力量,这群美国士兵本来是应该代表美国的形象,去给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但似乎,美国人对这个并不在乎,甚至还以破坏规则为荣。

这群美国大兵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大使馆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中国政府自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强有力的制裁,很快就落到了美国人头上。

在了解清楚整件事情的始末由来后,中国政府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对美国驻华大使馆下达了要将涉事士兵驱逐出境的最后通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方如此强硬的态度令美国人始料未及,直到这一刻,美国人才算明白了“今非昔比”的真正含义。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何况一国乎?

尽管当时的中国在综合国力的对比上,和美国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我们发展势头的迅猛程度却是实实在在地摆在明处的。

因此,就算是强凶霸道的美国政府,也不得不好好掂量。

1973年11月,基辛格访问中国,特意对美国大兵在大使馆周边造成的不良影响做出公开道歉,同时也言辞恳切地表达了对两国关系良性发展的需求和希冀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放眼世界之林我们都是赫赫有名的文明古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驰名世界的礼仪之邦,中国的待客之道自然是要比美国高出不止一个档次的。

中国政府先是给足了基辛格面子,让他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尽数表达。

然后也提出了中方对这件事的坚决态度和处理办法,有理有据的合理诉求,让基辛格完全无法拒绝。

首先,我们同意不将涉事美国士兵驱逐出境,允许他们继续在大使馆执行馆内安保任务。

其次,中方提出了没有商量可言的要求:这些人在中国境内不得佩戴枪支,不得身着美军制服。

要知道,美国在世界各地共设有149个大使馆,其中148个都是由全副武装的美国士兵来执行内外安保任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配枪,不得身着本国军服,不得参与外部安保,是他们从未想过的事。

换言之崇尚“以武服人”的美国,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是横着走。

时间一久,他们对自己的霸主地位和特殊化也早已经习以为常,万万没想到这次在中国却是一脚踢在了铁板上。

自知理亏的基辛格,见中国政府态度解决,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只能是讪笑着同意了中方的一切要求。

毕竟要是这群美国士兵被中国驱逐出境,那丢的可真就是美国政府的面子了。

此事一出,国际舆论一片哗然,没有人能想到中国的态度居然会如此强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中国的新面貌,也让那些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的国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用旧眼光来看待新事物注定是会被时代所抛弃的,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的话语权与日俱增已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的强大同样也是不会被任何因素所干扰的。

通过这件事情,美国人算是彻底败下阵来。

时至今日,在美国遍布世界各地的大使馆之中,依然只有驻华大使馆的美国士兵不能配枪、不能身着美军军服、不能负责外围安保。

能让不可一世的美国政府,低下他们自认为骄傲的头颅,这并不是一件可以轻松办到的事情。

但中国人用铁一般的事实表明了自身态度:在我们的地盘上,除了听话别无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5年,在日本冲绳侵犯少女的美国士兵,面对民众的大规模抗议依然是不愿做出半分退让。

驻军伊拉克时,他们公然打骂当地原住民,骨子里的嚣张让他们行事有恃无恐而且极为乖张。

但在中国这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上,饶是自诩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政府,也得谨小慎微遵守我们的规矩。

泱泱大国的威严气势,又怎是区区跳梁小丑可以随意挑战的。

今日的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相比于当年,如今的我们更加强大。

但即便是处于发展阶段,中国也从来不会向不公平妥协,这就是中国人的骄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寸土不让的中华民族

对一个国家来说,不同发展时期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历史进程的客观规律。

因此,中美建交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双赢之举。

中美建交的意义,更是从方方面面对世界格局进行了全新的洗牌。

建交结束了双方的对峙,也让在美苏之间处于制衡点的中国,迎来了国际战略地位的大幅提高。

但中华民族的底线和原则,同样也是绝对不可以逾越半步的雷池。

国家尊严和民族荣誉感,既是共和国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经历过落后就要挨打的至暗时刻,我们也体会过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那种凄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为我们的先辈淋过雨,所以才总想要拼尽全力给后代撑把伞,而且一定要站着撑起来。

客观来讲,纵然当年是美国率先释放出想要结束冷战的信号,但其综合国力仍然在我国之上。

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政府仍然选择寸土不让捍卫国家尊严,这种无畏勇气怎能不令人敬佩。

历史从来不语,但历史却总是在说真话。

亿万中国同胞永远都不会忘记长达百年的屈辱史,我们也永远不会选择刻意地回避和遗忘。

这块历史留下的伤疤,中国正在将它雕琢成勋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零到一的成长,绝对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虽然旁人并不会共情,但我们清楚这条路走到今天,扛过了多少的考验,克服了多少的困难。

挺起脊梁的中华民族绝对不容任何人侵犯。

什么是民族自豪感?我想我们的国家已经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面对实力高于自己的挑衅者,国家挡在我们身前寸土不让,伟岸的背影也让国人无比心安。

并非和美国争一时之长短,更非类似于孩童间的斗气之举。

我们从不会对客人横眉冷对,但对于不懂得何为尊重的人,也绝对不会放任他们肆意妄为,哪怕你是美国人也一样不行。

这件事虽然已经过去数十年,然而至今提及仍令人心潮澎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华夏儿女深爱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家同样也深爱我们。

生于华夏何其有幸!长在中国何其荣光!

此外对和平的向往是中国不变的追求,也是我们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中国永远都不会产生成为世界霸主的野心,但只要有中国存在,这个世界就不会出现绝对的霸主。

与其讨论在中国开设酒吧聚众闹事的美国大兵结局如何,不如说那些胆敢来犯的一切宵小,都注定不会在这里占到一丝便宜,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属于所有中国人的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资料:

《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