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月半悦读

《庆余年》原著里,范闲悬空庙里救驾重伤,可谓是全书一大转折。

最显而易见的就是,范闲伤重将死的消息一传出,直接炸出了庆国所有势力最接近真实的反应。

从庆帝往下,每个人的反应都很有趣,可却都禁不起深究,所有人的立场和态度,全都藏在了那一个个细节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除了范闲重伤濒死,最后结局跟各位参与者的预期并没有太大出入!

01、多疑的庆帝。

首先是庆帝这个当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范闲在危急关头选择了先救年纪小的三皇子,却歪打正着打消了庆帝对他这个私生子的提防之心。

是的,庆帝一生热衷于权谋,才养成了一副多疑成习的性子,就连几个亲生儿子也一个都不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人都以“无亲无友无爱”这六个字来评价监察院院长陈萍萍,殊不知,这句话用在庆帝身上才最合适。

没看到,几个儿子被他的权谋给折磨成了什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子懦弱又好色。

他整天端着一副储君的架子,实则内心都压抑地都快接近变态了,才会无视伦理纲常地畸恋起了自己的姑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二皇子看似放浪形骸,实则假得要命。

最可悲的是,他作为一块被庆帝选中用来逼迫太子成熟的磨刀石,将来根本逃脱不了必碎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年幼的三皇子,在无情的天子之家长大,看似表面懵懂无知,其实内底里却是胆子极大,有远超过年龄的成熟。

而唯一一位想要置身事外的大皇子,也被庆帝不由分说给拉进局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说,当时范闲如果不顾生死地去救庆帝,庆帝反而会认为,那也许只是他身为一位权臣想表现自己的忠诚给一位君主看。

而那种可以看得见的忠诚,庆帝出于职业敏感,是向来不会相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因为这样,庆帝在自以为看清了范闲城府极深的表面下依然有一颗温良仁顺的心后,才会对他那种堪称大逆不道的举动大加赞赏。

可笑的是,范闲在那一瞬间根本没想那么多,更没想到皇帝会对他的无心之举感到欣慰,进而嫉妒起范建这个明面上的爹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知道范闲被重伤将死之后,他许多年不曾动摇丝毫的心,终于有了那么一丝丝颤动,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对范闲是不是压榨的过于极端。自我怀疑之后,他更是对范建感到了一丝毫无道理的嫉妒,一丝不能宣诸于天的愤怒——这么优秀的一个年轻人,凭什么……就只能是你的儿子?”

正是在这种负面情绪作祟下,庆帝才会违例把范闲留在宫中养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纵使他想起范闲的一樁又一樁的好处,认定他是几个儿子里最出息的一个,心里却还是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如果这孩子的母亲……不是她,那该有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只能替叶轻眉悲哀一声了!

02、各方反应。

当庆帝把范闲留在宫里抢救,后宫贵人和几位皇子的反应也很精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皇子因母亲东夷战俘的出身,本就无缘那张龙椅,也一直在刻意远离宫廷,这也让他养成不同于其他皇子的疏朗个性。

尤其是,在范闲出手整治二皇子后,大皇子对他的观感也大为改观,看到他先救了老三,再去救庆帝,对他更有了一种莫名其妙的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范闲在广信宫被抢救时,大皇子才能不掺杂其他心思地对他的生死表现出实实在在的关心。

他侯在广信宫外,不是在向范闲示好,也不是揣摩圣意,只是纯粹地不想范闲死了,等听到了对方脱离危险的消息,就潇洒地出宫回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本就被禁足在府里思过的二皇子,则紧闭着王府的大门当起了缩头乌龟。

值此多事之秋,本就有刺杀嫌疑的二皇子,做出任何不恰当的反应,都有可能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为了明哲保身,他不仅严禁属下去打听任何消息,更不会傻到对范闲被送进宫中抢救一事做出任何一点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被范闲救下一条小命的三皇子,也被他母亲宜贵嫔领着等在广信宫外。

要知道,宜贵嫔与范府本就有亲戚关系,就算她再以憨喜安于宫中,也能从庆帝的震怒中,体会到自己当下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皇后和太子的反应,就很值得回味了。

向来没什么存在感的皇后,这次连面都没露,至于一直想笼络范闲的太子,眼看范闲生死难料,立刻就不再投入多余的感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在庆帝遇刺时的不堪反应一样。

这次,太子只是假意敷衍了一下婉儿和若若,又请陛下以圣体为重,便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回了东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连做样子都做不好,也怪不得庆帝心中暗骂他小王八蛋了!

03、所谓“神仙局”。

可他们都不知道的是,悬空庙这场堪称“神仙局”的刺杀事件,其实是多方出手造成的巧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是,庆帝安排人偷摸着放着那把很快就被扑灭的火,理由无非就是,他想边缘化逐渐坐大的叶家。

先前,他就开始怀疑起了叶家的忠诚,把叶灵儿赐婚给二皇子来试探,结果只把叶家逼得越来越靠近跟二皇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自己毫无道理地对也家升起防备心,生生将叶家逼到了太子的对立面,却又十分无耻地构陷起了叶家。

毕竟,庆帝想要搞垮叶家,可又不得不忌惮叶家那位行踪不定的大宗师,同时也不想小家子气地寒了天下臣子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他才会借三年一度的赏菊大会,安排了这么一个局,好借机剔除掉叶家在京都的势力,也提前斩断长公主有可能握着的手。

于是,他阴损地把宫典调开,又无耻地用一把莫名其妙的火逼得叶家靠边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各方刺客潜伏多年,见有机可乘难免心动,才会忍不住出了手,也让陈萍萍接下来那个给范闲固宠的计划得以实施。

谁能想到,陈萍萍这条庆帝的忠狗竟然会突然不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后,范闲才明白过来,他安排影子的出手行刺,绝不单纯是为了设局让自己因救庆帝一命而负伤,从而获得难以动摇的圣眷。

只不过,担任刺客的“影子”被范闲追得太紧,才会“意外”重伤了他,也就有了后续那一系列变量。

结局就是,范闲从这场所谓的“神仙局”里死里逃生,也得到了一个揭穿自己身世的最好时机,从而“名正言顺”地下江南去接手内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庆帝杀人不用刀地达成目的,还把一直想置身事外的大皇子拉进了皇子们争夺皇位的浑水里。

当然,在庆帝定了刺客是“四顾剑弟弟”这个基调的前提下,大家又一致把脏水泼向了东夷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也就是说,跟之前几次刺杀事件一样,最后的“锅”还是让四顾剑那个大冤种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