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上海交通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在京东实习一年,转正才12天,就因为自己调侃的一句话,就被京东直接辞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一出,立即引起了网友们热烈的关注。这件事到底是谁的错?是毕业生的年少轻狂,触碰了京东的底线,还是京东缺少容人之量,随意解聘?

事情的发生其实就是在京东裁员的背景下发生的。企业为了自身发展,对员工进行重新整合,以保证企业的高速良性的发展——这是每一个企业都会做的事。

而企业要想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裁员提效,那势必就要对留下来的员工进行更为严格的管理。裁员,让很多的员工有着危机感和紧迫感;而加强考勤的管理更是让不少的员工感到拘束,没有了之前的自由和随性。

但是,从菜园这个举措来看,企业本身应该是出现了一些问题,不然有哪一个企业会主动裁员来适应市场呢?这作为身在京东的一份子,他们应该是深有感受的。即便有着真切地感受,但是也没有一个人会在工作群里多说一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职工都是顺民,他们才会选择在沉默中死亡。但是,如果我们换位思考一下,你如果是领导,你出台了一项政策措施,就被员工指责,你会是怎样的感受?恐怕换做谁都会不舒服。

作为职员,如果真的是为企业的发展,确实是应该对不合理的政策措施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但是,这个意见和建议,是不是就应该发在工作群里呢?显然是不恰当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企业推出一项新的管理措施,他们必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研和集体研究形成的方案——这是毫无疑义的。

作为员工,你如果想要提意见,那就只能是选择私下的交流,或者使用书面的文字向公司的管理层提出异议。这都是一个正常的渠道。而张洪(化名)却根本就没有这样做,他竟然直接在公司的内部论坛上发表了“什么时候被拼多多收购”的言论。

这句话,在张洪看来,只是一句调侃,发泄一下内心的不满。但是对于公司的管理者来说,却是另外一种味道,那就是对公司的管理不满,想要挑战公司的权威。你一个才入职的人员,心思不放在工作上,却想着公司的倒台,你这还有在船望船行的主人公意识吗?既然你觉得京东不好,拼多多好,那你为什么还入职京东呢?开什么玩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这一调侃,虽然看起来代表的是你个人的想法,但是背后却有那么多人在看着,她们又会有怎样的想法呢?现在,是没有糊涂蛋在背后跟帖,如果每一个人都像你这样的愣头青,公司还怎么进行管理和考核呢?

自己就是做错了,你都必须要无条件地执行;而至于错误需不需要改正,怎么改正,这都是在政策执行之后才必须考虑的事情。作为领导,他们必须要树立起自己的权威,说一不二,这一点必须要做到。而如果都遇到张洪这样的,公司可还能出台什么政策和措施呢?你说一句话很容易,但是毁人容易,立人难,这是公司必须要优先考虑到的。

正是从加强对员工的管理和树立领导的威信考量,京东的人事部门直接约谈了张洪,而给出的处理结果就是立即解除和张洪德劳动关系。因为公司约谈的时候,张红的手机被扣押,他没有办法录音保留证据,最后能做的,只能是在网络上发声,寻求支持,而具体的细节支撑却根本就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件事而言,张洪确实是犯了职场大忌。作为一个新员工,才入职,你就是有什么不满也必须要憋着——就是当学徒,都要吃三年猫屎呢?你不要以为自己是名校毕业生,就能年少轻狂,说话无所顾忌了。在裁员的背景之下,公司正找不到理由解雇职员呢?你这样硬往枪口上撞,不解雇你,解雇谁呢?

当然,就这件事而言,京东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张洪发表不当言论,其实就说明这项措施存在着缺陷,员工的心里都有着抵触和不满。

在这时候,直接开除了事其实还是很伤人心的——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啊。张洪这样说,不也是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吗?如果员工有一点不满就会被无情地开除,那么员工们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波澜呢?

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其实更多的来自于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得到肯定。而现在,这样公司仅仅一句话就能随意地开除员工,员工还能安心于工作吗?如此简单粗暴的管理,我想谁的心里都会留下一个阴影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爱的读者,对于上海交大应届毕业生入职京东,在内部论坛上说了一句调侃公司的话,就被人事部门开除了这件事,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