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单位如果被查实虚开发票,那可是要吃大亏的。这种经济犯罪行为能给国家造成巨大税收损失,所以法律对此自然是严惩不贷。
首先,我国《刑法》有明文规定,单位组织或实施虚构交易等来虚开增值税发票,目的是骗税或非法抵扣税款的,那就要对单位处以巨额罚金。
而且,单位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相关责任人,也要依法受到追究,将可能面临拘役、有期徒刑甚至罚金的处罚。
除了上述刑罚,法院还可能视情节对单位酌情处以其他刑事惩罚,比如责令停产停业或直接吊销营业执照等等。
所以大家看到了吗?作为单位虚开发票,可不是小打小闹的事。不但公司要交纳高额罚金,关键人员更有可能人赃俱获,进看守所蹲几年。
最高法院还专门出台过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虚开发票罪的定罪和量刑标准,让执法更有据可依。一些经典案例的分析,也让人看到了司法机关对单位虚开发票罪绝不手软。
在审理此类案件时,法官会充分行使裁量权,结合案情网开一面。同时对发票真伪、交易实质等还要进行鉴定和取证,以确保审判的公平公正。
我这就拿几个典型案例说事啊:
前阵子有家公司为逃税,就通过虚构交易大肆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了巨额税款抵扣。结果查处后,不但被重罚巨款,还被责令补缴所有应纳税款。最狠的是,公司负责人被直接判了有期徒刑,吃了牢饭。
再有个个体户,也是拿虚假单据频频虚开发票骗税。虽然没关他的人,但除了被重罚还得补交税款外,连个体所得都被从重征收和处以重金罚款。
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无论是大公司小老板,只要被查实了虚开发票的违法事实,司法机关绝不手软,判决都足以给予沉重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各位单位和从业人员要引以为戒啊,虚开发票这种行为根本就是自绝于经济、家庭和社会的。不但要受到法律严惩,还会遭到声誉的重创,付出的代价根本不值得。
我们要时刻筑牢合规经营、诚信纳税的防线,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管,严格审核发票票据的真实性,坚决杜绝任何动机和手段虚开发票。发现违法线索也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